4月3日,“学而”讲坛系列讲座第518讲在主楼D205开讲。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常新教授为交大师生带来“审美的本质”主题讲座。常老师从中西美学发展历程作为学术史铺垫,阐释了美的本质:美在意象。
常新教授首先区分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他阐释了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从古至今有三种看法:其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说明美的本质,代表为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是数的和谐”;其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来说明美的本质,代表为柏拉图美在理念;其三,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批评传统主客二分的提法,提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思考美的本质。其次,常新回顾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四大美学家蔡仪、高尔泰、李泽厚、朱光潜的美学理论。随后,他从《易》立象以尽意出发,认为审美意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感性世界;审美世界显现的是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愉悦,使人产生美感。最后,他从中西美术出发,进行了具体的审美解读。
本次讲座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举办。
常新教授,历史学博士,中国语言与文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5-201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工作。2018年1月引进我校人文学院,同年6月聘为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陕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获2011年、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并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等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