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黄楚新教授做客“新新论坛”第三十二讲

日期:2018-12-02 23:34 浏览量:

11月2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教授做客“新新论坛”,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问题及趋势”的精彩报告。本次论坛由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主持。

黄楚新教授的报告围绕国内外媒体融合的概况和趋势、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关注焦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媒体融合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展开。

黄楚新教授首先点明了中国目前在世界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全球媒体融合发展智能化、视频化、盈利化的趋势下,中国具备政策扶持、人口红利、技术发展三方面优势条件。因此,在保持技术更新的同时,中国媒体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索融合方向、资金支持和管理模式,打造优质平台型媒体,形成良性生态圈。其中,县级媒体融合作为“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冲击下,更应抓住机会,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进行自我革新,实现自我发展。

随后,黄楚新教授从技术、政策、合作思维、资本运营、产业转型和法律监管六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短视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各媒体都在紧抓智能红利进一步实现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的革新。同时借力国家政策支持,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媒体都在进一步统筹结构调整和流程创新,完善融合体系。面对新媒体冲击下发行、广告双下滑的困境,不少传统媒体主动出击,积极运用跨界思维寻求多领域合作,盘活其固有资源,并且搭建媒体服务平台,彰显媒体应具备的公共责任意识。此外,黄楚新教授还提到,传统媒体要借助投融资机制,盘活产业资本;同时要进一步探索现有业务,开发细分市场,为进一步媒体融合提供支持。黄楚新教授以阿里巴巴与新华网合作的例子向大家说明当前出现的“倒融合”现象,2017年开始互联网公司主动与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媒体公司进行合作,技术平台、流量体系、内容创作和商业赋能四方面优势互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黄楚新教授认为,虽然媒体融合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一是当下不少媒体盲目追求先进技术而对自身目标定位模糊,形成跟风转型,创新思维受到限制,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中央媒体走在发展前列,省级媒体紧随其后,两类媒体融合速度较快,但是市县级的媒体融合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融合进程相对缓慢,导致了媒体融合发展不平衡;三是当前较多媒体为适应市场化,纷纷进行体制改革,但改革流于表面,无法完全使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四是由于缺少行业规范,相关部门对于融合进程中的隐私泄露等问题的监管仍然滞后。

为解决上述问题,黄楚新教授提出,第一,各大媒体集团应提高预见性,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整合优势资源,抢占竞争先机;第二,传统媒体应在生产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打造传媒集团;第三,媒体机构跨界合作应在选择项目时具有长远的眼光以及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从而搭建与自身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拓宽产业链条,形成开放持久的产业体系;第四,完善行业规范政策,搭建合理公正的评估体系。

讲座最后,黄楚新教授就县级媒体如何应对用户流失、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更好的获得认同、都市报应如何走媒体融合之路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大家答疑解惑。

文字:新媒体学院 卢迪
图片:新媒体学院 卢静怡
编辑:腾飞工作室 刘雪柯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