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学校组织召开书院-学院“双院制”协同育人调研工作专题会,校党委书记张迈曾、常务副书记王小力、副校长郑庆华,学生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校团委、各书院负责人,以及部分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宫辉主持。

本次专题会是在大学生党委组织书院对各学院领导、教师及班主任集中开展访谈调研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召开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书院-学院“双院制”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双院制”协调发展,凝聚书院、学院的合力于一流人才的培养。
学生处及部分书院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彭康书院院务主任苏玉波从国内大学不断兴起的书院热,结合西安交大书院十年的发展历程,客观分析了书院制的争议,对“双院制”协同育人机制及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学生处处长尚春阳汇报了书院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大学生党委集中开展书院-学院“双院制”协同育人调研工作的整体情况。文治书院院务主任张爱萍、南洋书院院务主任刘茹、宗濂书院院务主任何益敏分别汇报了书院与相关学院开展调研工作的情况及对调研问题的思考。
电信学院院长管晓宏教授、电气学院副院长杨旭教授,经金学院党委书记宋丽颖教授、机械学院快速制造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赵万华教授作为学院领导代表也分别对 “双院制”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教务处处长徐忠锋、人力资源部部长吴宏春分别从学生教育培养及书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大学生党委和各书院开展的调研工作,他指出学校各方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存在本质分歧,大家都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成才为目的,因此书院和学院要加强沟通,加强系统的统筹与谋划,面对问题要有解决矛盾的勇气和魄力。他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在书院-学院“双院制”协同育人调研报告中,欠缺对体制机制方面的研究;二是书院和学院在育人工作上要形成合力,找到共同点,汇成一股绳;三是书院要找准定位,要去行政化;四是学院要强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五是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支符合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辅导员队伍;六是书院既要举办品位高的活动,也要有接地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郑庆华副校长对调研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调研对象不够全面,应该进行书院对学院、学院对书院的双向调研,调研对象不仅是学院,还应该包括对职能部门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调研;二是调研的内涵,还要再深刻一点,不能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宏观的解答,而应该从科学的角度,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求真务实地进行调研;三是书院制的发展还需要资源的配套,人力、物力、财力、条件都要有保障。书院要在学院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做好支持和配合工作;四是要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加入到书院的队伍中,把学业辅导、新生养成教育等全面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
张迈曾书记在听取所有的调研汇报和各方的意见建议后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书院和学院的领导、教师对全校人才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全身心的投入。他指出不管是在学院工作的同志还是在书院工作的同志,不论是做管理工作的同志,还是做业务的同志,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思考的角度和取向不同,所以党委还要进一步深入调研。书院已成立近十年,必须要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深化和提升思想认识。因此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关于“双院制”协同育人工作的调研还要再普遍、再深入、再具体。从调研对象、调研的样本量方面都需要加强,学校对书院同志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下一步就是要丰富、推进和完善,使书院做得更好。从书院、学院两个角度进行调研,在总结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措施和政策,把工作做得更好;二是要有一批调研成果,既有总体成果,又有分项成果;三是有了调研成果后,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要理清基本理念、基本制度、基本方法、基本条件等问题,在制度和机制建设上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条件保障,从而完善“双院制”建设;四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一个加强书院制建设的报告和建议,从制度上对“双院制”的工作进行规范,把意见变成制度和措施。五是“双院制”建设不光是书院的事,学院的领导同志要投入更多的关心,要有主动自觉的意识参与,加强书院和学院的互动,共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最后宫辉副书记强调,对书院的分析研究一定是多角度的,书院-学院“双院制”育人体系是一项综合改革,这次调研的重点是学院的领导、教师和班主任,下一次可以针对毕业生、甚至学生家长等,书院的调研要变成经常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可信度高的、有共识的报告;要以发展为目标研讨书院问题,立足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学生未来发展和学生培养为目标,将书院发展与本科生院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创新港的建设都要结合起来。“双院制”建设是全局性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要有系统性思考,汇聚各方力量,做好全校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