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小学期】综能计划:青春在路上,成长不止步

日期:2016-07-14 08:41 浏览量:

如何快速掌握成长技能?如何读懂祖国的风土人情?如何成为更闪耀的自己?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小学期,学生处、校团委、各书院联合为学子们量身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简称综能计划),在这里,学子们以青春为歌,唱响了成长的旋律。

第二课堂:以多彩唱响青春

“群狼共舞,同甘共苦!”嘹亮的口号声,焕发的精气神,宗濂书院大一学生徐显亮刚刚上了一节难忘的课。7月9日到10日,他参加了宗濂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课程“意志力——明日红杉暑期素质拓展”,徐显亮等40名同学参与了两天一夜的封闭式训练。“穿越烽火线”“信任背摔”“飞夺泸定桥”等团队合作项目让他成长了不少:“学会了无条件相信‘战友’,关键时候要敢于‘顶上去’!”

兴趣为师,百花齐放。西安交大各书院开展的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各类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如文治书院以“八水绕文治”为主题,开设“送你一个长安”等8门课程;南洋书院以书院“6s育人计划”为基础,打造“我的第一份科研报告”等7个项目;宗濂书院在“综合能力提升课程”基础上,开展“5A模型——培养优秀本科生”暑期课程,共包含5个课程包,每个课程包分设若干门课程。

夏日炎炎,在东九楼的十三层,同学们正在积极展示、分享创意,这是南洋书院开设的“拆掉思维的墙”课程。“这是一门体验式教学课,类似于国外的翻转课堂,希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课程老师姬姣姣说。“这门课让我耳目一新,我的眼界更开拓了。”董江川同学说。

朗朗书声,悠悠古腔。在仲英书院开设的传统吟诵课上,芦芸老师与同学们用古诗词一起“穿越”回了古韵雅致的古代。本科生程晓斌受益匪浅:“跟着老师的教学,我们把诗歌‘唱’出来了,我感觉第一次真正地走进了诗歌。”

实践路上:用脚步丈量梦想

2016年西安交大团委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系统性强,“定制感”十足。在13门课程中,有“实践范儿”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陕西省12市区见习实践专项课程;有“科技范儿”的航空设计与实践课程、Robomasters创新训练营、科学营志愿服务项目;有“能力范儿”的大学生青年领导力培训营、“清朗网络,青年力量”培训、“创新创业班”培训;有“文艺范儿”的西洋管弦乐合奏、舞蹈艺术表演、民族管弦乐合奏、话剧与表演、合唱艺术表演课程。

青春在路上,实践不止步。最近在西安交大官方微博上满满都是“实践在路上”的内容,西安交大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580支学生团队近4200人正陆续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学真知、求真谛、悟真理,用脚步丈量青春与梦想。

“我们是交大解说团的,那在这里也当一回解说员吧。”说罢,几位同学快速学习了相关内容,便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当起了“临时解说员”。这一幕发生在交大解说团成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活动的组织者赵萌瑶介绍说这次团队以“互通精神有无,碰撞思维火花”为主题,将在陕西七所高校展开交流学习。

将年轻的目光投向广阔的三秦大地。这个暑期,西安交大600余名学子将赴陕西省12市区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见习实践,他们中绝大部分将下沉到县区一级工作岗位,在基层读懂陕西。

在宝鸡人社局实习的公共管理研究生韦唯一说:“虽然现在见习时间还不长,但是开始更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会做好一名学习者。”“当真正坐到办公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来到咸阳县委实习的本科生刘星宁说:“我从学生成为了政府机关工作者,我也正在努力转变角色,期待通过见习成长得更快。”

文字:张玥 通讯社 易凯
图片:龚永安 林之博 姬姣姣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