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召集教务处、机械学院、文治书院、对口支援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召开了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机械专业“2+2”联培生工作会议。
会上,机械学院副院长段玉刚,首先汇报了本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2”联培班培养方案制定情况和联培生入学以来的情况,以及联培班独立编班教学和实践项目的有关情况。文治书院院务主任张爱萍介绍了该班进入书院后的有关情况及后续教育管理的安排及实施办法。教务处张萍常务副处长、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聂钢,分别从教学管理、综合组织协调等方面明确了主要工作内容。
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在听取汇报后指出:对口支援工作、联培班工作,要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上认真对待;要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解决每一个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联培生的具体情况,多方努力帮助他们成才;加强学生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对口办、教务处等单位要在学校层面上加强与新疆大学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结合联培生培养工作,就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相互关联影响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真正把这个项目做好做实。
开展“2+2”本科联培生教育,是西安交大根据教育部要求,率先在全国对口支援高校中采用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9月,在教育部倡导并正式批复下,学校与新疆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科生正式招生,在新疆大学开始前两年基础知识学习;2011年8月底,首届联培班本科生进入交大(即本科后两年)强化专业能力,标志着2+2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新模式全面启动。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联培班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从2011年第一批学生走进西安交大校园起,热动专业已有110名学生进入联培班学习,毕业96人,其中80名同学同时获得了两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前三届90%的联培班毕业生选择回到新疆工作,有12位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应新疆大学要求,自2014级开始,“2+2”联培生专业由热动专业调整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同时承担新疆大学少数民族理科实验班部分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2年预科在新疆大学,4年专业教育在西安交大完成)。为了确保机械专业“2+2”联培生的培养质量,两校机械学院在双方教务处的指导和对口支援办的协调下,就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协商研讨,不断调整完善,并就培养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磋商,争取在热动专业联培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