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日,借助“科创月”平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举办了毕业秩年校友返校系列活动,并邀请本年度毕业30周年、20周年、10周年的校友共同参加。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校友们的积极响应,共计300余名校友返校,在2天的时间里共同回忆青春岁月,建言献策交大发展。
9月19日上午,学院组织校友们参观了创新港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各系所的80余个科研平台,校友们对交大创新港的建设和能动学院各学科的发展赞叹不已。1990届校友代表四川校友会秘书长李洪表示,创新港用三年时间,从蓝图投入使用,堪称一个奇迹,创新港的投入,必将为交大发展以及学科建设提供更大的助力。
下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年校友返校大会在中国西部创新港涵英楼举行。西安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席光,西迁老教授代表朱继洲,能动学院院长严俊杰,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会长赵卫滨,校友部副主任赵力,能动学院2000届毕业生辅导员、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杰,能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韦娜,副院长侯予、孙中国,校友部丁江老师以及来自各个系所的代表教师出席本次活动。
大会开始前,全体返校校友、校院领导及各系所负责人等在涵英楼南广场合影留念。返校校友们聚在一起,重温师生情谊,再叙手足情深,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回忆。

返校大会正式开始前,大会屏幕上播放了《校友毕业纪念相册》,一张张老照片回顾了校友们过往的一点一滴。随后,毕业30年、20年和10年的校友肖友德、田放、曹良志、王小丹主持了返校庆祝大会。

席光副校长向返校校友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对校友们关心的母校发展情况做了介绍。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到交大,给予交大极高的评价。六十多年过去了,交大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迁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服务国家大局的情怀,这种情怀已经深深融入到交大人的血液中,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席光副校长致辞
能动学院院长严俊杰致辞,并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学院今年来的发展情况。他回顾了学院几十年来的历史变革,讲述了能动学院长期以来取得的光辉业绩,并结合创新港谈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他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加强和学校、学院的联络。

严俊杰院长介绍学院情况
西迁老教授朱继洲教授发表讲话,他回忆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西迁经历,学院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西迁博物馆的情形。他讲道:“我们今天迎来了很多校友回家,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校友们能对创新港的建设提出建议意见,也希望你们今后多回来看看,为母校多做贡献。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老教授真切的话语,让在场校友仿佛置身于历史中,看到了老一辈交大人毅然决然走上西迁之路的场景,在场校友无不感动。

朱继洲教授讲话
辅导员代表、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杰回忆了自己作为毕业20年校友在校求学期间担任辅导员工作的点点滴滴,师生之间相互的陪伴度过了那一段的青涩岁月,深厚的情谊彼此记在心间,他希望各位校友能多相聚,常回母校看看。

宋杰老师发言
随后,校友部副主任赵力老师及能动学院侯予教授向各级、各班校友联络人颁发了亲和使者证书。校友吴亦农、李洪等纷纷上台发表感言,西安交大的学习为他们后续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向母校致以感谢。同时,各位校友也表达了捐助校友基金、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助力企业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愿望,祝愿学校、学院越办越好。

颁发亲和使者证书

校友代表发言
在随后举行的校友奖学金颁发仪式上,王瑾、刘继萍、李育林、李洪四位校友代表和能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韦娜共同为“能动学院校友奖学金”获奖学生颁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谈周妥分享了自己的获奖感受,在感谢校友们关心学院发展以及师弟师妹成长的同时,也表示作为师弟师妹,要向各位优秀校友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未来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在会议最后环节,全体校友起立齐唱校歌,在“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模,邦国之荣华”的歌声里,追忆青春校园。
20日上午,校友们参观了交大西迁博物馆,下午与各系所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