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躬行楼3-2011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荣命哲、校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材料学院党政联席会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各系室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材料学院院长单智伟主持。

潘希德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的重要论述。他强调,材料学院领导干部和师生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坚持“四个面向”,结合学院“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正确认识并解决各研究中心和学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推动各方面工作快速开展。
单智伟强调科学研究与学院发展应着重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要端正态度,坚决杜绝“抱怨文化”。重视先锋人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塑造良好科研风气;二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形成问题清单,夯实基础研究再突破。要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动脑筋想办法,准确识别并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断将研究内容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分工机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出力,合理配置人力与物力资源,加快各项政策方针落实,提出创新发展新举措。

与会人员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围绕“十四五”规划,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跨领域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卡脖子”的防诊治问题、产学研结合、材料前沿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港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纷纷发言,谈现状、谈问题、谈举措、谈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材料学科如何更好的解决国家难题以及如何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献计献策。

荣命哲回顾了交大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二十年取得的进步,指出最大的变化是思想和精神文化上的巨变。对于科学家精神,他提出了四个要求:首先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即科学家要做爱国奋斗的模范引领者;二是科技创新要适应国家需求,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发展,即科学家要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三是科学家前辈要为后辈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水涨船高,相互支撑,即科学家要做提携后学的身体力行者;四是多聚焦国家问题,使科研作用于实践并产生实际效果,即科学家要做学术道德的坚定守护者。他同时要求材料学院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科规划建设、梳理“卡脖子”问题清单,迅速提升材料学科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