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首期“人文青椒论辩会”举行

日期:2017-04-11 09:00 浏览量:

4月7日中午,由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举办的“人文青椒论辩会”如期举行。本期的论辩主题为:幸福是否依赖于物质的丰裕?来自人文学院、法学院、经金学院等20多位青年教师参与讨论。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刘军教授主持本期活动。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优越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难道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和丰腴的物质条件就可以说是幸福的吗?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是如何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去实现幸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究。

带着这样的问题,各位青年教师分别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进行了对话与交锋,讨论气氛十分热烈。社会学系郭小弦老师认为,我们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将影响我们幸福感的诸多因素分解后进行科学分析,寻找其中的相关性。社会心理研究所喻丰老师从心理测量的角度,解释了幸福在心理学层面的界定和表征。中文系王瑶老师提出,幸福更在于一种内在的感受,不能用理性和逻辑的方式去言说。崇实书院张楠老师基于学生工作实践,指出在现实生活中青年学生可能不会过多觉察幸福的概念,但是却表现出对于生活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经金学院李郑涛老师认为,在探究幸福问题时,理论逻辑应该服从生活逻辑。法学院张弘老师指出物质不是唯一的幸福指标,只要在未来做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事,哪怕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也已经足够了,因为这就是目的。哲学系邓妙子老师分析当前人们的幸福概念是由社会流行意见所塑造,而自由主义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当下流行的幸福观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改风易俗,转变人们的幸福观,也就改变了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最后,社会学系刘军老师总结:在对幸福问题进行学术探究时,始终要提醒我们自己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纯粹的物。因此,应该关注科学的维度和价值的维度,二者缺一不可。在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中,不同学科在此问题上碰撞出了灵感和火花。

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是由人文学院青年教师组成的群团组织。联合会以“四个服务”为导向,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术融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努力发挥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人文青椒论辩会”也将每两周举办一次,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文字:人文学院 张琢悦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