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研究院艺术与设计名家讲坛之“中国传统音乐讲座——笛、埙专场”讲座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讲座邀请了著名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刘宽忍现场讲授,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党委书记许佳辉、副院长张勇、荣休教授、音乐教育中心原主任马西平,校团委副书记毕晓楠出席,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主持。

刘宽忍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研究、教学、创作和推广。在讲座中,他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并现场演奏使同学们对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器乐,以及宽音域埙乐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把握吹奏乐器之代表——笛、埙的文化特质。“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刘教授对曲目的介绍和精彩的演奏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中国民族器乐如何完美地演绎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的感觉、情绪和志趣。

在学习、研究埙的过程中,刘宽忍创作了大量埙曲,著有《笛子演奏法》《埙演奏法》《风竹——刘宽忍演奏埙曲精选》等,进一步推动了埙乐的标准化,有效拓宽了埙的音域,使埙乐更富表现力,从而实现了埙乐与国际接轨。在刘宽忍演奏埙曲《风竹》时,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如今埙所拥有的宽广音域、多种变化、优美音色,还更深入地理解了乐曲背后的涵义与哲理。

刘宽忍在讲座中营造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地向他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在问答中,每个人都浸润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韵味之中。


在总结中,王伟结合刘宽忍的讲解和演奏,简要介绍了埙的发展以及刘宽忍对埙乐的突出贡献,用刘宽忍的故事激励学生们认真学习、潜心钻研,在“科创月”平台上开拓视野、深入思考,立足于各自的领域提出科学问题,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中国民族乐器和器乐的发展贡献力量。刘宽忍表示,他会常来西安交大教授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乐器,帮助交大同学通过音乐陶冶性情、滋养心灵,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现个人未来更广阔的发展、更有品质的生活。

本次讲座由人文研究院与校团委、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承办,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创月”活动艺术与设计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一,也是校艺术教育中心“艺术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讲座。这次讲座是中国传统音乐走进创新港、进入研究生群体的一次尝试,是对学校“四个一”文化育人理念,即培养交大学生每人“学习一门乐器、坚持一项运动、背诵一本经典、参加一组竞赛”专项行动的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