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王树国校长参加机械学院仪器系党支部“两学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

日期:2016-06-12 17:40 浏览量: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校党委组织开展的“常委进支部”深入实践交流工作,6月8日上午,王树国校长专程来到机械工程学院,参加“五好”示范党支部仪器系党支部主题为“创新驱动 仪器支部在行动”的组织生活会,与党员老师们一起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交流学习体会,讨论如何响应习总书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雪峰教授列席。

 

本次组织生活会包括支部情况介绍、集体学习交流等环节,从上午十点持续到十二点半,气氛热烈而严肃。支部书记陶唐飞同志首先介绍了支部基本情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情况及支部老师们的科研情况。

在集体学习《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中,结合“一声号角、两翼齐飞、三个目标、四个服务、五项要求”五组关键数字,与会党员学习和领悟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点和精神。

在学习交流环节,参会人员结合工作体会、仪器支部的实际情况、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畅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徐光华教授认为,要从创新机制上解决创新驱动问题,交大要加强基础研究,从而引领科技创新,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唯有摆脱思想的束缚,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有原始创新。在创新驱动实施方面,兄弟学校已经走在前面,交大应该发挥其自身优势。杨玉孝老师认为交大应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引领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影响力。张璐与李敏老师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建议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在相关政策制定时给予女性科研工作者差别化考虑。韦学勇教授认为交大无法简单地复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模式,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希望学校通过机制创新,创造有利于科研人员产生科研成果的环境。王琇峰老师期盼交大创新港能够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在未来培养出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面向经济主战场,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树明教授认为教师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太过单一,需要进行优化。李兵、雷亚国等教授认为目前教授承担的诸如校内财务报账、国家课题财务报表等事务性活动过多,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开展科研攻关,延缓了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落地。针对普遍反映的教师事务性工作繁忙问题,王树国校长结合其科研工作体验,指出应积极借助团队的力量,将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王树国校长对高校教师的职业规划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难以同时兼顾高水平文章、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与高水平授课。故而应分阶段提升,先过科研关、然后教学科研并重,最后走向专职教师。

在总结发言中,王树国校长指出创新的本质是进入无人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次国家创新大会,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乃至民族命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何营造创新的机制和氛围,是交大能否取得更多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学校启动西部创新港的目的就在于释放交大潜在的生产力。他强调,大学应对社会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潜心研究,面向国际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王校长也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举措。

文字:机械学院仪器系党支部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