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光明网】李永胜、王孟盈: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意蕴

日期:2019-05-30 16:15 浏览量:

《求是》杂志2019年第9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立意深远、思想精辟、说理透彻,饱含哲学意蕴。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文明进步动力论蕴涵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与潮流高度阐明了文明进步的动力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普遍的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事物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有对立、冲突,也有统一、和谐,解决不同文明矛盾的最佳方式就是交流互鉴。

交流可使文明多彩,互鉴可使文明丰富,交流互鉴可使文明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交流互鉴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彼此交融,熔铸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磅礴合力,这就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破解文明冲突提供了良策。同时,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论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思想,增添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要素,这就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思想注入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文明多样化时代的崭新时代内涵和鲜活实践因子。

二、文明进步规律论包含着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思想。人民和谐友好是基础,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是人间正道;共赢发展是目标,人类社会进步是全面进步、整体进步。因此,必须着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从社会文明的维度看,人类历史发展始终与文明交流互鉴相伴随,人类发展史,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共生并进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由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形塑的。这就从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相统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和真谛,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思想。

三、文明交流互鉴原则论内蕴着社会认识论和社会方法论的统一。多彩、平等、包容是文明的本质,由此形成了文明的社会认识论,进而也形成了文明的社会方法论:尊重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善待每一种文明,参透其中奥妙;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值得尊重与珍惜,坚持包容分歧、虚心借鉴,始终虚怀若谷,善待各种文明。

文明社会方法论的核心是坚持“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使各种文明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谐相处,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共同进步,形成人类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态度与原则,既是彰显文明进步之本质内容的社会认识论,也是体现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社会方法论,是基于文明发展实践的社会认识论与社会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它为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与社会方法论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涵。

当今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进步发展的动力,是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在逻辑,是历史进步发展的社会认识论与历史方法论。文明交流互鉴论内蕴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研究文明观的智慧结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永胜;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孟盈)

原文登载于2019年5月29日光明网理论频道

报道链接:http://theory.gmw.cn/2019-05/29/content_32876457.htm

文字:李永胜 王孟盈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