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国学社举办《易经》为主题的第二期读书会,探讨《易经》中的智慧。本校通识课《易经》邀请化工学院黄博老师参加,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参与读书会的同学各抒己见,对《易经》中的一些深刻思想进行一番讨论,明晰《周易》与《易传》的区别并对《易经》中一些晦涩难懂、易引歧义的句子热烈的讨论。还有几位同学走上台前,将自己对于该书的理解分享给同学们。黄博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学习《易经》的热情,并且指出论述过程中的一些细微错误,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本内蕴丰厚的“群经之首”。同学们在本次读书会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易经》的智慧,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锻炼了表达能力。
在本次讨论中,“卦爻辞与卦爻象的关系”“为何将《易经》称为群经之首”“中医思想与《易经》思想的继承关系”三个问题成为了研讨的重点,同学们引经据典,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来源、不同学者的看法以及这些问题对于研究《易经》的重要性。黄博不时进行补充,使本次读书会更加严谨、更具有“研究”的风范。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对于我校同学而言,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工科的实践知识,文化方面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恰如阴阳调和一般,文理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包容相互补充。国学社对于国学的宣扬,为我校同学的文化素质培养提供了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