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三年来,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并践行西迁精神。外国语学院师生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思想文化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外国语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将思想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日常教学以及科研、学科发展工作中。
推进“课程思政”,落实实践育人。积极鼓励指导学院教师申报课程思政项目,目前已获批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6项,开展课程思政试点课程2门次。学院党委设立外语微党课建设专项研究项目,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疫情期间,党员教师带头开设公开课,助力广大学子尽快恢复正常学习科研进度;学院党员师生心系一线抗疫战士,主动捐资捐款,参与率达到95%以上。师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形势相关的建言献策采纳4篇。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就业指导,2020届硕士毕业生5人将作为选调生赴基层就业。
落实“思想交大”,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思想交大”实施方案,邀请西迁老教授讲述西迁故事,在学院网上开展系列“传承西迁精神,做教书育人新楷模”系列宣传活动,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积极参与学校英文主页建设,承担学校各类口笔译任务,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创月”期间,学院共邀请6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学会、兄弟高校嘉宾前来创新港实地参观并参加活动,主办的“思创杯”全国医学翻译大赛的影响范围辐射了全国100余所高校的师生。通过“科创月”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科技成果、科研团队、科研进展,展示了学院历史进程、近年成果、科研平台以及全新的、开放的合作模式,为未来的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定政治站位,提高思想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编》《纲要》、党史新中国史、十九届四中全会等,组织开展学习读书会9期;领导干部对照《党章》和《准则》,逐条查找问题不足,党委督办落实。组织师生党员阅读《纲要》、观看网络直播,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服务群众意识明显增强。
选树先进典型。每年年初学院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表彰“四有”好老师获得者、从教三十年教师、荣休教师、优秀系中心主任、优秀党支部书记,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教工党支部均获评“五好”示范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获得“十佳党支部”或“特色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教工多语种党支部创建为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院争“五好”创“十佳”氛围已形成并见成效,各党支部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品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坚持文化育人,烘托文化氛围。为迎接建党99周年,学院党委组织大英英语基础教研室党支部拍摄讲述“四面旗帜”内涵的英文微党课;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结合疫情热点,面向全校本科生举办“英雄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科创月”筹备过程中再次梳理学院发展历程,结合外语特色,制作多语种宣传片,邀请学院知名校友返校分享创业之路,激发学生科研创业激情。
丰富活动形式,打造精品活动。疫情期间,学院各语种教师在学院的统筹安排下协同合作、迅速行动,创作完成了以同一音乐旋律表达的12国语言抗疫歌曲《定能挺过去》。歌曲得到《人民中国》杂志及《陕西日版》《西安晚报》《华商报》及美国、日本、意大利的媒体报道。世界城地组织文化委员会在推特上对歌曲专门做了转载。大力支持工会开展“创新港健步走”“元旦师生联欢会”、踏春远足等文体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办好“外国语言文化论坛”“金秋外语节”等外语品牌活动,在学院营造奋斗奉献的文化氛围。
结合外语特色,发挥育人功能。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2017年以来已举办“外国语言文化论坛”80讲、语言文化新港论坛9讲、新港报告10讲,促进校园文化多样性,活跃外语学术气氛,引导师生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
积极投入促学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院加大人才招聘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组建并充实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及文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国别与区域研究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在语篇分析、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模糊语言学、翻译研究、专门用途英语、词典学、外国文学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校人文社科基金及人文社科培植基金项目近100项。百万级横向课题3项。目前已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及专业词典200余部,在国际知名期刊及CSSCI核心期刊源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外国语学院今后将继续抓好师生的思想文化建设,通过学习增强师生投入工作的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契合学院工作的活动,活跃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创新港内涵式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