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电气学院硕0046团支部积极调动团员积极性,发挥团员先进性,秉承“勇承时代使命,奋斗开创未来”的理念开展第三十五届“最佳团日”活动,以“承家国好传统,书历史新功绩”作为团支部活动主题,将学习教育的效果落实到日常,将西迁精神的传承具体到行动,将扎实搞科研、本研“传帮带”的影响力向学院、学校传播。
强支部建设,促党团共建



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团支部每季度召开团员大会,每月召开团支部委员会,根据需要召开团小组会。团支部落实“团课”教育,由党、团支部委员轮流讲团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等开展教育。团课后支部成员自主温习研讨,成效显著。此外,团支部落实智慧团建、三秦青年平台建设工作,平台上团员、团干部信息完善,团日活动及时记录。


推进党团共建,做好推优入党。硕0046团支部积极开展党团共建,做好党团衔接。党、团支部开展共建组织生活会,除日常开展联合组织生活会外,还积极联系本科生党、团支部,发挥研究生团员积极性,做好交大学子间的“传帮带”。团支部做好推优入党工作。11月9日晚,团支部通过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部分团支部委员参与党支部委员会讨论等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青年大学习,引领新思潮。硕0046团支部动员全体团员积极学习“青年大学习”,基本实现每期团课全覆盖,并组织团小组内交流讨论。各期团课结束后,团员积极进行线上温习,对时政热点进行及时学习和反馈,团支部成员思想上进,学习热情高涨。
学国史校史,承优良传统



劳动教育在行动,勤俭节约我先行。硕0046团支部借助教研室劳动包干、“文明餐桌”志愿服务和光盘打卡落实劳动教育,培养节俭习惯。团支部定期打扫创新港三号巨构电气学院电磁环境与电磁安全研究中心和Z箍缩大科学装置中心,维持教研室学习工作环境;全体团员每日午餐、晚餐后和“光盘”合照,在班群内打卡,由团支部委员和班委共同监督成员完成情况;根据学校安排,在午餐和晚餐高峰期主动清理餐桌卫生,确保食堂整体就餐环境的整洁。



学国史校史,传西迁精神。硕0046团支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全体团支部成员共同参观了位于创新港的“交大西迁科技报国展”、创新港数字展厅,以及位于兴庆校区的交大西迁博物馆,了解学校建校发展以来的历史,体会交大的家国担当与使命责任,立志在创新港热土上书写新功绩。



跑步赛艇强体魄,运动健身树新风。硕0046团支部团员发扬体育精神、切实加强锻炼,团支部组织集体跑步,鼓励团员积极参与学校、学院举办的各类赛事;团员自行选择一项或多项体育锻炼,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打卡,通过跑步、赛艇测功仪、哑铃健身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强健体魄、提升体质,实践体育精神。
本研互助传帮带,新港新生建新功





本研交流传经验,实验点燃科研梦。硕0046党团支部与南洋书院学生第六、第七党支部,电气与信息005团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共同学习时政热点知识,回顾国家历史。硕0046团支部发挥影响力,引导本科生合理安排时间,传授本科期间的科研竞赛的经验,借助先进高电压和等离子体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平台以及通识类选修课平台,准备了数个与高电压等离子体应用相关的演示实验,面向本科生开展展示,指导他们实践和尝试,点燃科研梦想。



师生职工谈新港,交大发展寄期望。硕0046团支部以团小组为单位采访进驻创新港的师生员工,七个团小组采访了卢烈英老教授,电气学院康小宁教授、徐正红教授、祝令瑜教授,博士生标兵、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研究生代表,以及三号巨构物业、和园A区公寓主管,整理他们在创新港建设中的点滴故事形成“思源景事”故事集,从不同角度了解师生职工对创新港建设、对新一批交大学子的期待,录制他们对学子们的寄语鼓励团支部成员共聆共勉。
投身科研竞赛,力行学生工作。自开学以来,硕0046团支部的每位团员都从自身做起,从培育研究生自身素质和能力出发,通过投身科研竞赛、参与学生工作发挥自身影响力,共计11人次参与科研、竞赛和学术会议,8人在学院、学校有学生工作任职,全体团员从点滴开始践行“新港建新功”。
激昂青春,不负韶华,硕0046团支部将继续高扬“四面旗帜”,以西迁精神为指引,牢记师生员工的殷殷嘱托,“承家国好传统,书历史新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