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钱学森书院在主楼C-105教室召开“钱学森书院新生养成教育”科研竞赛专场讲座。来自钱学森书院越杰81班的四位优秀学长学姐是有着丰富学习科研经验的国家、腾飞杯、中文核心期刊一作、大类专业年级前五、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省级特等奖,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二等奖的获得者。他们从竞赛介绍分析、项目内容选取、与导师正确沟通交流、竞赛获奖途径等不同维度,全面地向20级到场新生分享他们在科研竞赛路上的宝贵收获。

许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往往并不缺少参与竞赛科研的意愿热情,但现实中却因无法获取参与途径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来自越杰81能动的周明烁学长以“竞赛修炼手册”为题,从多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大一新生参与竞赛的优点及可能的收获。接着,学长列举了包括数学、物理、信息、机器人等一系列适合大学生参加的竞赛,并简要向同学们分析了不同竞赛的特点。为更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竞赛可能包含的内容,学长在现场为同学们逐一分析了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17道赛题,让在场的同学们设身处地感受到参与竞赛的乐趣。

来自越杰81能动的李龙飞学长从选题、找内容等微观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他自己科研路上的经验。学长首先解决了“想做项目却没有渠道,没有认识的老师”这一问题,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内开放课题的渠道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除此之外,学长还分享了他在结识导师方面的故事与经验。其次,李龙飞学长就课题内容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寻找属于自己内容的方法,还着重强调了与导师沟通的重要性,这无疑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课题中快速明确方向并少走弯路。

来自越杰81力学的唐智亿学姐主要通过讲解自己的“课余奇遇记”向新生分享如何主动地选择自己的科研竞赛以及日常学习方向,维护好学生与导师的双向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想做科研却被导师安排其他事情的尴尬情况。学姐分享了自己参与环境专业研究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与力学专业导师良好的沟通经验,并通过众多故事向同学们介绍与导师沟通的重要干货。她的分享既帮助同学们在课题选择、向导师自我介绍等起步阶段更好地得到导师的认同,又使同学们能在项目进行中与导师保持良性沟通。

越杰81能动的冯博彦学长着重讲解了数学建模和数学竞赛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他的案例向同学们介绍如何在数模竞赛中更大可能地获奖。他首先帮同学们明晰了数学建模的概念及基本的小组设置,并形象地讲解了他对于小组不同成员分工的独到看法。接着,他以自己的参赛过程为案例,向同学们系统化介绍了参加数模竞赛的流程,以及自己参赛时的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经验。同时他借用2020年国赛赛题向同学们分享选题的建议。在结束之前,他还细致地提醒同学们参赛时需注意的事项。他的分享带领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参加”了一次数模竞赛,同学们感悟颇多,对之前三位学长学姐所讲的内容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在讲座结束后,部分学长学姐仍留在教室中与众多新生交流,帮助同学们解决了许多个性化的问题,讨论于22:30才最终结束。此次讲座从不同角度解析科研与竞赛,又结合新生实际情况引导新手准备比赛、报名比赛以及参赛获奖,切身分析参与科研竞赛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角度逐步递进。到场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各大竞赛项目跃跃欲试,也立志成为优秀的科研人员。这也符合钱学森学(书)院培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