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牢记总书记嘱托】>正文
【牢记总书记嘱托】

【牢记总书记嘱托】

西安交通大学:传承西迁精神 促进产教融合 谱写科技报国新篇章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4-17 19:53 浏览量:

编者按: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西安交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遗余力传承西迁精神,培育学科交叉沃土,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全方位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教研一体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西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即日起,主页开设【牢记总书记嘱托】专栏,报道西安交大科技报国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


4月的创新港,春意盎然。

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6周年暨迁校66周年、合校22周年之际,学校举行以“‘云’相聚 ‘创’未来,相融相携谱新篇”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活动上,15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形式签约,1个校企联合平台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西安交大材料学院院长单智伟、日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西安分部总经理蒲蓉共同为“西安交通大学—日立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这是学校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的又一个生动实践。在合作中共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携手攻关“卡脖子”难题,在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国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西迁精神”经过岁月的洗涤沉淀,早已成为一代代交大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印记,把科技报国之情转化为创新发展之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奋力闯 产教融合“深水区”

“这种智能吸能凝胶由特质材料制成,具有很强的抗击打能力,能广泛应用于冰雪运动服装等场景。”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张彦峰向记者介绍着手中的新型材料。作为秦创原春种基金001号项目,张彦峰团队与陕西宝轮实业有限公司“牵手”,共同孵化“纳米智能吸能材料”项目。目前产品已经完成了设计验证,正准备产业化推向市场。

“我们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方面是‘门外汉’,与企业携手合作,破解了科研项目从‘书架’转向‘货架’的难题。”张彦峰难掩内心的激动。作为科研路上的“新西迁人”,张彦峰深感重任在肩,“‘西迁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不畏困难、不断探索。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科技报国初心,践行科技强国使命,进一步推动产品落地和产业链孵化。”

如何进一步盘活科创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深度融合,助力更多科研成果更好更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一直是产教融合领域亟待破解之题。

多年来,西安交大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引擎,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通过打开“校门”,积极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联合企业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创新链到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

自2021年4月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以来,学校已与国家电网、中国联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海尔集团等51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建校企研发平台。西安交大的“朋友圈”正不断扩大……

“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科教一体,产业融合。”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表示,学校传承“西迁精神”,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大科学装置、国家医学中心等国家级大科研平台为支撑,布局一批“从0到1”基础研究项目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联合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为西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创新人才

“别看这个机器人样子‘蠢萌’,但它具有重摆偏心、飞轮增稳、刹车越障、水陆两栖等优势,能适应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大量泥沙等复杂恶劣环境,就像一个刀枪不入的‘武林高手’。”2021年,在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节目中,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宋纪元的“逸动智球——全地形球形机器人”项目成功获得550万元意向融资。宋纪元介绍,他们的球形机器人可应用于产业园区巡检、海上巡检、火灾探测、生态环境监测等场景,“现在正在渭南一家天然气企业试点应用,执行管廊巡检任务,反馈不错”。

“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影响着宋纪元。“身为交大青年,我将自觉传承好‘西迁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中国自主创造出更多的强势科技产品贡献青春力量。”宋纪元无比坚定。

国家的使命就是交大的责任。近年来,西安交大坚持“四个面向”,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需求为导向,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打造国家未来的战略科技力量。

“西安交大将‘西迁精神’作为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发挥好创新港的总窗口作用,积极探索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校党委书记卢建军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大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听党指挥跟党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基础更加扎实、融合更加深入、合作更加广泛,质量更高、成效更好、特色更强、贡献更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

文字:宣传部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