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9日,西安交通大学英仔爱心社暑期实践4队在西安先洁家政服务公司与西安振兴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的帮助下,以行动响应交大号召,以实践与开拓精神为伟大旗帜,赴西安市阎良区谭家村、慕郑村、龙游村等地开展2020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出发前,团队成员结合实践内容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考察,明确探究阎良区农村老人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研目的。
文化碰撞,家风建设效果显
7月27日上午9点半,西安先洁家政服务公司领导与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英仔爱心社暑期实践4队见面会在先洁家政一楼会议室举行。孙迎仙女士代表其公司对全体团队成员表示热烈欢迎,细致介绍了助老中心的养老模式以及阎良区总体养老问题现状。随后,团队全体成员有幸与振兴街道办张主任和先洁家政孙迎仙女士一起座谈,展开与各村委会干部的相关对接工作。

7月27日下午英仔爱心社暑期实践4队首站来到关中最大山东移民村——谭家村,参观了谭家村便民服务大厅、家风建设展厅与山东移民文化馆等。其中,山东移民文化馆的纺织工具展区部分让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印象深刻,感悟到劳动的智慧。
实践团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下乡走访,采用入户访谈和询问村委两种模式,向村中老人了解生活现状与养老问题和向村干部了解谭家村老人群体整体情况两条调查线同步进行,既保证效率又减少了对老人和村干部的打扰。
当天晚上,英仔爱心社暑期实践4队在简陋的住处就谭家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开展专题探讨,队员们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收获颇丰。团队成员谈到:“谭家村总体文化建设突出,家风文化建设效果好。村委表示,在清明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会举行相关活动,乡村文化氛围浓厚,但无针对老人开展的活动。”实践团队队长郭城宁对第一日的调研成果予以肯定,并坚信之后的调研会更加顺利。
珍惜当下,知足常乐老相伴
7月28日上午,英仔爱心社暑期实践4队来到距谭家村3.4公里的慕郑村,探究乡村养老。

“近几年本村人口外流的趋势如何?”“有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外流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本村的基础设施是否健全?能否满足老人生活自养基础需求?”围绕这一串问题,慕郑村村委会干部进行了耐心细心的解答,从村庄总况到空巢老人,由基础设施到外界帮助,村干部为实践团队展开了一幅乡村养老建设的美丽画卷。在与村中老人的交流中,队员们也看到了他们知足常乐的美满养老生活,老人们的笑容彰显着他们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28日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在实践团队队长郭城宁的领导下进行当日调研小结汇报。大家围绕主题,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畅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在小结汇报中,队员们增进了彼此的认识与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接续奋斗,深入养老新模式
养精蓄锐过后,29日上午,实践团队继续走进村委会,走访田野里的农家。此站龙游村位于振兴街道办事处正北一公里多的荆山塬南麓,实践团队工作依然严谨细致,得到了较好的调查数据结果。当日下午,实践团队返回谭家村,再次下乡探索谭家村的养老模式。天气炎热,乡路漫漫,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在高温天早已精疲力竭,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实践团队的走访中,老人们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与朝气。在与村委的深刻交流中,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村庄的养老现状。阎良的几日实地调研之旅,毫无疑问为实践团队的学生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次调研活动培养了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长了实践经验,弘扬了时代精神。
展望未来,西安交通大学英仔爱心社青伴组将继续深入阎良区老人群体研究调查,努力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以实干笃定前行,给予老人群体最珍贵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