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学习青春 奋斗致远】>正文
【学习青春 奋斗致远】

【学习青春 奋斗致远】

钱学森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榆林子洲曹家沟村

日期:2020-07-29 09:46 浏览量:

7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贫’水相逢”暑期实践团队8人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曹家沟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在曹家沟村村委会受到了曹家沟村第一书记王宁和村支部书记高旺文的热情接待。

在曹家沟村委会,王宁向实践团队介绍了曹家沟村的基本情况和扶贫工作,希望同学们通过深入的观察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曹家沟村的发展拓宽思路。

团队的曹春朴同学向王宁询问了一些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包括扶贫资金的调用、扶贫工作的巩固措施、扶贫的特色产业。王宁详尽地解答了这些疑问,使同学们对当地的扶贫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天下午,王宁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当地部分产业扶贫项目。队员们来到蔬菜大棚基地,帮助农户采摘蔬菜。王宁指出,该项目属于村集体经济项目,贫困户入股享受分红,这为贫困户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当地光伏发电厂。

7月29日上午,在王宁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走访了三个贫困户家庭。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国家扶贫政策,以及扶贫资金发放给贫困户带来的生活上的转变。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子洲县兔肉加工厂。经加工厂经营人介绍,该工厂由政府出资帮助贫困户参股。工厂以贫困户家养殖的兔崽为原料,通过解冻、腌制、除血、蒸煮、油炸、灭菌、真空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将其加工成开袋即食的香辣兔肉。目前,成品销售渠道有限,主要销往当地特产超市。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拓展销路,他们正在筹备开发电商渠道,但还缺乏与电商相关的技术知识。

下午,实践团队参观了当地的羊养殖场。在产业扶贫政策出台后,养殖场由私人经营转变为贫困户参股的集体经济。村民接受政府资助入股后,有效推进养殖场的资金运转,引进进口优质品种,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创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曹家沟村,看到了国家扶贫政策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发放等途径给贫困户带来的生活上的转变。但部分产业扶贫项目仍存在如销路有限、资金技术缺乏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创造更高的收益,为贫困户提供持续的生活保障。

文字:钱学森书院 李宛洳
图片:钱学森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党佳璇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