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嗷嗷叫的年轻人】>正文
【嗷嗷叫的年轻人】

【嗷嗷叫的年轻人】刘永忠:“双肩挑”干部炼成记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7-20 09:25 浏览量:

每年8月中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会公布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资助项目清单,从2016年到2018年,西安交大获资助项目数排名全国前十,最好排名全国第八,连续三年创学校历史新高。这背后,来源于学校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努力,也有科研管理部门的争取与协调。今年端午节去石家庄出差的路上,记者有幸采访到科研院副院长刘永忠,请他来为大家解答这背后的努力。

记者:近年来,西安交大的科技工作始终坚持“三个面向”根本要求,认真落实“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任务,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团队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了多项具有历史印记的新贡献。请您简单聊聊您所在的科研院,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永忠:我是2012年到科研院工作,当时主要负责校企和校地合作项目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在此工作岗位之前,我在化工学院主要承担一些基金类和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对科研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理解,但在项目管理和组织工作方面并不熟悉,工作中存在脱节的现象。举个例子,当时我对学校的战略发展策略和规划不了解,对不同学科科研项目的组织和争取工作的特点也不熟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学习后,我认真学习学校各项政策文件,吃透各类项目组织和管理流程,积极沟通和广泛交流,让自己尽快完成身份转变,从一个科研人员和教师转变为科研管理者。

从2012到2016年,是我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的一个适应期和调整期,这期间我逐步适应了科研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并行化运行。

2016年底,我的工作岗位做了调整,开始负责科研院基础与海外合作处的工作。主要承担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和争取工作。基金项目研究是我比较熟悉的项目类型,因为我自己已经承担数个基金项目,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着切身的体会,从申请书的构思、撰写、申请到项目的实施、结题、完成,我都有项目全流程的亲身经历。在管理工作中,我把这些切身体会与实际工作相印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金申报管理工作方法,这样既帮助了青年学者迅速熟悉基金申报的流程和要求,也帮助他们提升了申请书的质量,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对基金项目有了新认知和理解,在工作中逐渐将科研管理与自身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这三年里,我带领团队践行“走学院、见教授、谋发展”的工作作风,每年9月起深入学校各学院动员基金申报,讲解基金申请;与人力资源部合作,针对学校新入职的教师开展基金项目申请的培训;与研究生院合作,对博士生试点开展基金项目申请的课程;对基金项目中人才类和重点类项目申请人员全程跟踪,组织专家评审会等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双肩挑干部,是指同时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类岗位上任职的人员。毫无疑问,您就是典型的“双肩挑”干部,在科研院日常工作之外,您自己也进行科学研究,也要管理队伍,培养学生等,请问您是怎样把这几者结合起来的?

刘永忠:作为一个“双肩挑”干部,要达到“科研管理”与“学术研究”完全平衡其实很难实现。从系统工程理论讲,只有系统内部各要素实现协同耦合,系统才能有效运行并实现效益最大化。我努力让自己手中的各项事务实现协同耦合,我目前主要承担基金项目,也有一部分校企合作项目。承担基金项目,时间弹性较大,相对而言比较自由,这样也给我和学生们相处的时间。

我认为,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只有把最前沿的科研动态补充进入课堂,这样的课程教学才有意义。我现在承担两门本科生课程,实践类和理论类各一门,我希望我能够把我所掌握的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分享给同学们,共同提升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您到科研院工作至今,想听听您有哪些管理工作经验与我们分享?

刘永忠:第一,团队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我们科研院是一个能打仗的工作团队,必须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创造出共同的“产品”,团队成员也为共同目标的达成而努力工作,不断强化团队成员对团队文化和价值的认可;

第二,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我们的工作团队已经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工作机制:任务事前预判、任务事中完善和任务事后矫正。我们处室有很规范的工作流程,此外,每两周我们都召开处务会,总结梳理上阶段工作成果,评估预判下阶段工作任务,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降到最低,实现工作的协调和工作实效最大化;

第三,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协调关系。要让我们团队每个个体发挥最大效能,一定要善于发现个人之特长,并给个人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不断强化个体对整体目标的认知,这样才能整合资源,从而契合学校和科研院整体目标。

记者:上述采访中,您多次提到“系统工程”这个词,请问您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管理和科研工作?

刘永忠:我的科研领域是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工传递过程,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系统工程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论,系统工程不强调个体的最佳效益,而是强调整个系统效益的最大化。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和目标达成还有单目标和多目标之分。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系统的整体目标往往是多目标的,涉及多个目标之间的权衡。

另外,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工作目标是动态变化的,我们还要学会把群体工作热情和群体智慧发挥到极致,所以要懂得及时做阶段性的动态调整。这又涉及到动态规划,就是要学会分阶段进行动态决策和调整,从而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记者:那么,您目前在做动态规划吗,下半年有什么待实现的小目标?

刘永忠:我一直都在进行动态规划。个人方面,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今年我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化我对基金项目的动态认知和理解,在工作和尝试中不断学习新的政策和新的动向。

从全校整体科研大局看,学校科研人员在2020年上半年种下的种子,将在下半年开花结果。期待学校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继续有所突破,期待学校继续保持在全国依托单位前十名的前沿阵列。

文字:问炀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