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满怀豪情的交大师生登上交大西迁的第一趟列车,用奔涌西行的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召唤,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最伟大的“迁徙”。
仲春时节,古城西安草长莺飞,春意正浓。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樱花怒放,灿若云霞。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2016年3月31日,在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之际,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满怀深情批示:“交通大学西迁是中央着眼全局、支持西部发展的战略举措。没有交大等大批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西迁,没有众多随迁人员响应祖国号召,扎根三秦、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陕西和西安的科教优势。纪念和弘扬西迁精神,对于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中,形成新优势、新动能、新支撑,实现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大树西迁
19世纪末,甲午战败,国家危难。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为工业兴国、实业救国输送“第一等人才”。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研机构,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学术组织,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工程师的摇篮”。
195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建设大西北的战略,决定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内迁西安。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交通大学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上火线的英勇气概和拓荒者的艰苦奋斗精神,毅然告别上海、奔赴西北,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1956年6月2日,西迁的先遣队伍出发,8月10日第一批西迁师生员工和家属从上海徐家汇踏上西去的专列。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舍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从十里洋场来到荒原与麦田,站到了西部开发的最前沿。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妻子卧病在床,年近花甲毅然西迁,他不顾周总理提出的留在上海照顾家庭的关照,只身一人踏上了首批西迁的专列。我国热工先驱陈大燮举家西迁,在西安新校慷慨激昂地表示:“我首先要为西安的学生上好课!”青年教授陈学俊,携妻带子全家西迁,他把位于繁华地段的房产交给上海市,一走就是一辈子。沪上名医沈云扉,66岁舍去家业,在西安新校的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了8年。
当时西迁的交大人当中,年龄最小的赵宝林只有16岁,年龄最大的沈云扉已是66岁高龄。1957年,沈云扉填写《忆江南》抒发在黄土高原上的感受,其中最后一令是: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
扎根西北
交大西迁,西安人民十分鼓舞,自觉地把土地让给学校。1000多名建筑工人争分夺秒地施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建起了一所新的交通大学。
1956年4月到8月,200节车皮的仪器设备、400节车皮的行李家具陆续碾过陇海路运往西安。各个实验室的师傅们和各专业教师一起动手把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螺丝钉都油封好、包装好,运到西安立即安装调试。从上海运来的1400台机器,没有一台受损失。
“学校所有工作是为了学生”。在建校资金并不优裕的情况下,迁校后落成的图书馆,气势恢宏,设施先进,英国政治家蒙哥马利来校参观时誉为“亚洲一流的图书馆”。没有大礼堂,学校专门从南方请来能工巧匠,用竹子盖起了一座能容纳5000多人的“竹子大礼堂”,礼堂没有椅子,只有一条条每条可坐七八人的长凳,却见证了西迁初期学校蓬勃发展的每一次重大活动。
在当年的交大校园,教职员工忘我拼搏、苦干实干蔚然成风。踊跃西迁的朱城先生,创办工程力学专业,除了吃饭睡觉,他全身心投入到新专业的兴办和发展上,家里也支着黑板。授课之余,他抓紧时间编写急需的讲义教材,著成堪与国际大师铁木辛柯相媲美的中国版《材料力学》。钟兆琳教授年过花甲,孤身一人天天吃集体食堂,却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并迎难而上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机制造实验室。
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西安交大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汲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延安精神,扎根西北,再度创业,经过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在祖国西部率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改变了中国西部当时没有一所规模宏大、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引领、带动了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领跑“一带一路”
60年转瞬即逝,当年迁校师生员工那种艰苦创业、只争朝夕、开辟新校园、兴办新专业、发展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冲天干劲,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国家民族而勇于担当和不懈奋斗,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伟大西迁精神,成为写在西安交大旗帜上永恒的光辉。
“你们西迁过来的那代人牺牲了很多,你们后悔吗?”每次面对这样的询问,朱继洲老师总是肯定地回答:“我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交大要振兴,西部要崛起,非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不可。”
在“西迁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交大人始终把服务西部、建设西部作为一种使命,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续写西安交大创新育人新篇章。西迁教授陈学俊院士,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已经是98岁高龄的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团队中。
随校西迁时还不满20岁的学生陶文铨,在西安交大这片沃土上已经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仍然长期坚持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每晚在办公室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一天深夜,内燃机专业学生刘杰路过陶院士办公室,见窗前亮着灯便前往求教。陶院士宽和释疑,一丝不苟,至凌晨无一丝倦意。
像陶院士一样,每天工作到深夜的教授在西安交大不胜枚举,形成了西安交大独有的“711”现象(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11点下班回家)。
站在“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起点上,交大人整戈待旦、只争朝夕。2015年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大学“丝路精神”,倡导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大学加盟。现在,西安交大正积极打造一个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框架下的“中国丝谷”,促进丝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发展与文化交融。
作为西部科教“硅谷”,西安交大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学校启动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倾力打造“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智慧学镇”,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源源不竭的创新源泉。
“每天保证在管理岗位工作8小时以上”“反对消极埋怨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不和教师争学术资源、争课题项目、争物理空间、争个人荣誉”……为加快学校发展,西安交大校领导班子集体制定《约法十则》,率先垂范。
“120年的奋斗史见证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所名校的双甲子历程;折射的是一种履行国家战略、肩负国家重任的家国情怀。西迁精神是交大人奉献报国、开拓创新的永恒精神财富,是交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说,“2020年国家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49年国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样一个伟大历史进程中,西安交大要自觉担当,努力争取世界高度,彰显中国特色,承担国家使命。”
文章链接:http://www.jyb.cn/high/zjzz/201604/t20160407_65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