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双甲子校庆>正文
双甲子校庆

【双甲子校庆】话说西迁——交大在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09-29 14:40 浏览量:

西迁,是所有交大人共同的文化符号。60年前那次轰轰烈烈的迁徙,为中国高等教育、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随校西迁的群体中,就连那批风华正茂的学生,如今也已是华发满头。西迁精神座谈会召开之际,西迁学子吴立强、李素敏、倪志坚、洪瀛、洪星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他们的交大情缘——交大在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吴立强:要为国家有梦想

1955级铸造专业的吴立强不仅是交大校友,还是西迁教授吴之凤的儿子。吴之凤教授是江苏常州人,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系。1954年调至交通大学任教授。1957年9月随校西迁后,长期担任铸造教研室主任、教授,直至1982年病故。

当年迁校,吴之凤教授卖掉了上海的钢铁厂、小洋房,举家来到西安。吴立强回忆说,父亲对中央决定交大西迁非常支持,自己考到交大与父亲有很大关系。当年他考大学的时候,本想去清华或者哈工大的,但父亲说交大要西迁,大西北的建设需要人才。正是听了父亲的建议,吴立强报考了交通大学。

学习铸造专业,也与父亲的建议有关。铸造是很多行业的基础,是机械工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它。但因为这个工作又脏又累,很多人不喜欢学。吴之凤教授从国家需要的角度考虑,建议吴立强学习铸造专业。

“条件的确没法和上海比,”吴立强校友说,但来到西安,建设大西北,他和父亲都没什么后悔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学好知识,建设好国家。”

对于过去艰苦的生活,对于父亲对学校发展的付出,吴立强并不想多说,在他看来,西迁精神其实是一种不需要说出口的默默奉献,每个心系祖国发展的有梦想的中国人都应如此。

在祝福母校时,他却忍不住热泪盈眶,一度哽咽。他说,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没有梦想不行,一定要为国家有梦想。希望学校能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交大人的精神,奋勇向前。

李素敏:建设大西北是我们的愿望

李素敏是1956级焊接专业的校友,当年报考交大的时候,就知道交大马上要迁往西安了,但她却丝毫没有犹豫。

“我当时是抱着建设大西北、将一生奉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愿望来的,所以根本没有失望、后悔的情绪,而是一种向往和喜悦。”她说。

回忆起当年学习的情景,李素敏依然清晰地记得每一个细节。那时学校里没暖气,冬天很冷,她们这些从南方来的同学也没有准备棉裤之类御寒的衣服。冻的不行的时候,老师就会领同学们跺跺脚,暖和一下,再继续上课。

条件虽然艰苦,但交大严谨的教学风格却一点没变。李素敏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热裂痕的实践研究,当时老师打分不高,她疑惑地问老师原因,老师说她没有将二年级学习的金相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学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席话说的李素敏心服口服,而这个小插曲,也让李素敏受益终身。“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非常注意要理论联系实际,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交大给我的。”

受西迁的影响,当年李素敏班里60个人中有一半人留在祖国西部,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青春,贡献力量。而这种心系祖国、无私奉献、踏实敬业的精神,就是李素敏对西迁精神的解读。

说起对母校的期望,李素敏说:“我希望西安交大继续努力,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倪志坚:到交大求学得益于西迁

“要不是交大西迁,我可能都没有机会来交大求学,这是注定的缘分!” 倪志坚校友满怀感慨地说。这位1956级锻压专业的校友是交大西迁后在西安入学的第一届学生。

迁校前交大只在华南华北招生。正是因为迁校,倪志坚这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才有机会越过巴山蜀地,翻过连绵秦岭,在古都西安进入梦寐以求的交大校园。

他时常说,交大西迁不只让西北地区受益,更是惠及中部学子,虽然迁校初期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同学们却从不抱怨。“整个校区寥寥几栋楼房,周边都是玉米地和麦田,电灯不亮,马路不平,但是能进交大、成为交大学子觉得特别骄傲和幸福。”

西迁学子求学中“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择业时更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

“当时班里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密切,毕业时大家一致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工作地纷纷自愿选择了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偏远地区,积极投入到西北地区的建设中,从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交大五年的培养。”

倪志坚毕业后曾六次回校参加校庆,交大见证了他的成长,他也目睹了交大的辉煌。“现在的交大比我们入校时建设得好多了,根深叶茂,西部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希望我们的母校越来越好。”

洪瀛:母校是我前行的动力

“你们将来搞工程要有‘兔腿’‘鹰眼’‘狗肚子’。兔子腿是指能跑、能吃苦;鹰眼是指眼光要尖锐,看工程要注意质量,一丝不苟;狗肚子是指能撑、能饿、能吃、能睡,要对将来的创业或是搞工程的吃苦有所准备。”都说交大是工程师的摇篮,1956级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校友洪瀛对当年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这番话记忆犹新。

洪瀛搞了30年技术,又干了30年行政工作退休后,又在协会工作了12年,到去年的9月1号才正式的退下来。很多人都请教他如何保持七十多年对工作的热情,他说:“在我工作的岗位上,领导每当介绍到我的时候都提到我是交大高材生,在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身为交大人的自豪感,同时这也成为推动我能吃苦、勤奋、创业能力强的一种动力,告诉自己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够做到,身为交大人我应该做的比别人好、应该做出更多的成就。”

在洪瀛看来,自己取得的些许成绩,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西迁精神在我的一生中始终激励着我,能吃苦、无私奉献、大局意识、听党的话,在我的一生这些都做到了。重提西迁精神在当今依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希望我的母校能够站在国家的前沿,成为国家最好的大学,希望学校在西迁精神的指导下,不断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进行教育改革,扎根服务西北。”

洪星华:这是一种信仰

“听从党的领导,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这是一种信仰!”1956级机电专业的洪星华校友说,“迁校近60年,看到西安交大如今的发展,说明当年的迁校是成功的。”

虽然时隔近60年,但洪星华依然念念不忘母校对学子的爱与关怀。入学时上海制造的交通大学校徽和毕业时西安制造的交通大学校徽,跟随了洪星华54年。这两枚校徽随着洪星华的足迹从西安出发,到过昆明、杭州、南京,最后又回到了西安。

如今,这小小的徽章油漆已经脱落,但背面“1961西安”的字样却清晰可见。在他的眼里,这是学校对学子的爱,是无价之宝。

他说,毕业那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国家和学校的经济都很困难,学校给予学子的毕业校徽是交大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给予了学子生活的力量和信心,是母校给他的宝贵财富。

“西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领导下进行的,交大迁校60年来为开发建设西北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信交大一定可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再铸辉煌。” 洪星华说。

文字:胡晓楠 石 桥 校报记者团 韩亚楠 黄虹 杨若愚 闫新辉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