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校史故事365>正文
校史故事365

【校史故事365】 140 西迁中的工企教研室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08-25 10:40 浏览量:

 电力工程系有3个专业即发电、高压和工企。当时交大西安部分已与西安动力学院合并,他们有发电、高压方面的人才,因此该二专业可以分设在上海和西安两地,交大发电和高压教研室只需把部分主力教师迁往西安即可。而工企专业则不同,交大上海部分有原造船学院的船电专业,主要是交大工企专业1956年毕业的6位学生分配在船院的船电,当时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学习“船舶推进”课,实质是电力拖动在船舶上的应用,亦即工企专业的内容,因此工企专业完全可以实现迁校的第一方案即所谓的“连根拔”全迁西安的决定。

为了使交大主力西迁后,能够加强与北京科研院的联系,1957我跟随电机系主任钟兆琳教授,还有从事无线电和电气绝缘的陈季丹教授一同赴京,到机械工业部电气科学研究所,该所副所长诸应璜,总工程师丁舜年都是交大1930年前后电机系毕业,都是钟老师的学生,热情接待。

我与工企教研室的教师是在1958年3月上旬来西安的,属专业教师中的最后一批,工企实验室的设备也全迁西安。工企专业1959年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亦于同月底迁到西安,工企教研室还派青年教师王佩珠到火车站接回自己专业的学生。至此工企专业的学生全部在西安到齐,可不失时机地按原来的五年制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了。

不像在上海时那样,工企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要出远门到哈尔滨、沈阳或鞍山去。在1958年暑假前,工企1959届学生安排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和矿山机械厂,带队的工企教师有我和梁伸,还有机械原理和零件教研室派出的朱均和朱家玮,这是工企专业历史上派出阵营最强大、机电配合最佳的实习指导老师群体,配合该三个新建厂进行生产机械电力装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工作,为了赶超进度,同学们加班加点。历时7周的实习同学们收获很大,厂方也受益。直到1966年工企学生差不多每年都要到洛阳进行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

1958年下半年,西安冶金机械厂需要调试苏联进口的大型机床,如5米直径的立式车床,中心距10米的大型车床,工作台12米的龙门刨床,5米滚齿机床以及大型卧式镗床等,其电力装备十分复杂,求援于工企教研室,我们都派出教师,有的还结合同学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予以解决。想不到迁校西安的当年,即感受到西北的工厂企业是多么需要交大。

节选自黄俊《工企教研室在迁校前后》,《交通大学西迁回忆录》(祝玉琴编)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