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行合一,多次参加社会实践;他勇担使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他苦练本领,深耕研究领域。在最近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中,有他的名字。他就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2314班的马勇。
马勇来自宁夏同心县,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艰苦、家庭条件的一般,他总是告诫自己要多辛苦一点、多努力一点,为未来厚实基础。小学和初中期间,成绩保持年级前茅,中考以优异成绩进入宁夏固原第一中学。得益于党的教育和民族政策,在2015年的高考中被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在交大这片沃土上继续追梦,扎根成长,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博士生。马勇表示,从那时起,“学点本领”是给自己定准的航向,“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是他立志要实现的梦想。
多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西迁精神的滋养下,马勇养成了敢于吃苦、脚踏实地、勤奋好学、拼搏奋斗的品质。2020年4月22日,马勇现场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交通大学时的重要讲话,感召他毕业后继续奋斗在西北,立志成为西迁精神的优秀传人。在我们的访谈中,马勇表示,他大学期间其实就是做了三件事:一是扎根祖国大地多实践,二是深耕研究领域多学习,三是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在实践锻炼中沉淀担当,在知行合一中淬炼初心
本科期间,作为同级第一批入党的学生,马勇同学在保持良好的学业成绩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脚踏实地、追求上进。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组织,协助负责7个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和全校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做到“0失误”,扎扎实实为同学服务,个人也连续获得多项奖学金以及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他本人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在陕西省发改委、延安市黄龙县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见习,参与起草《2017年陕西省情》和下乡普法工作,真切感受基层治理体系,感受党和国家政策对基层群众的影响。“基层调研访谈、走村入户必不可少”,马勇谈到,“要真走下去真看,问题不是坐在图书馆就能解决的。”正是源于这两次政府见习经历,马勇初选入围“央视金牌实习生” 。可以说,政府部门的实习工作让他更加明确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也进一步坚实了他为民服务、让人民幸福的理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马勇先后两次带队前往新疆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实践。马勇介绍,新疆大学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对口支援大学,两校的定期交流合作在促进民族共同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项目自2011年起到今天,已经连续开展了13年,今年我也将第三次前往新疆。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我有责任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勇说。
本科毕业后,怀揣着帮助更多人的初心,马勇留任“2+3”辅导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实干实绩传承西迁精神。担任书院党总支委员、团工委副书记,冲在育人工作的第一线,和学生同吃同住,做到“学生有需求,我就在身边”。所带班级电类910班的爱党爱国爱校事迹在全校范围内学习。马勇谈到:“相差无几的年龄使得我和学生们的关系亦师亦友、非常融洽,我能很清楚的说出每个学生在哪间宿舍哪个床位。我和我的学生们互相学习,看到他们取得的成绩,我感到十分自豪。”
研究生期间,继续在学生骨干的岗位上更好地服务同学,马勇担任硕1115班党支部书记和兼职辅导员,为支部同学做好服务;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带领支部与书院联合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进支部”系列活动。疫情期间,马勇同学主动担任防疫志愿者,参与到抗疫物资发放、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平安返乡等志愿服务中,累计服务400余小时。“只要你决定去做,卯足劲去做就好了。”马勇如是说。
听党指挥跟党走,当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马勇深感党的创新理论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党员群体,而是应该让党的会议精神和政策走近群众,深入人心。由此,马勇和几位同学发起成立了南洋书院青年研习社,组织进班宣讲并进行定期理论学习,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研究生期间,马勇主动融入志愿宣讲事业,立志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熟悉并宣传党的理论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基本素质。”马勇说。他还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的团长,组建特色宣讲队,打造宣讲联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重点,以西迁精神为特色进行志愿宣讲。马勇感慨道:“我们青年一代要讲好中国故事。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学校众多部门和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下,紧密围绕同学们搭建一个平台,吸引更多青年同学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分享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体会、交流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所见所闻。”
党的二十大以来,马勇带头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生宣讲队,在校内外开展志愿宣讲1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5万余人次。在组织宣讲的过程中,马勇同学也主动进行宣讲,他个人宣讲50余场,特别是受邀给陕西省“青马工程”第十六期培训班、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分享,得到了全省青年的认同和肯定,彰显了交大青年的本色。马勇感慨道:“宣讲活动对我价值观的塑造及理想信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农村里闯出来的马勇,更加明白乡村振兴的艰巨性与紧迫性。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刘儒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马勇坚持“四个面向”,秉持“为人民做科研”的科研价值观,聚焦数字乡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干是最重要的,只有实干才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马勇说。其研究报告获陕西省副省长等领导批示,得到省市县(区)各级政府采纳,真正做到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马勇表示,紧紧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是他最大的收获,最近他正跟着导师在推进国家级重大课题,下一步将考虑把在陕北的研究报告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马勇说,在交大求学、生活的8年让他受益匪浅。但他觉得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在西迁精神的感召下,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什么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事业”,这是影响他一辈子的知识,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脚下的道路,明确了心中的方向。
马勇表示,他深知这一切并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党和国家的政策、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导、家人的鼓励、同窗的帮助和脚下这片土地的养育,共同塑造出今天自信自立自强的他,鞭策他走好脚下每一步路,努力成为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