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就任后首次访华,第一站就是古城西安。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访印以来两国间又一次重要的高层互动。西安交大留学生甘雅春作为印度留学生代表之一,在西安迎接莫迪总理的到来。
KATHAYAT GAYATRI(甘雅春)是西安交大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她4月份得知印度总理莫迪要来西安,就通过印度驻中国大使馆给总理写了一封邀请信。“中国政府为我提供了全额奖学金研究气候变化问题,在西安交大老师的帮助下,我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印度夏季季风研究的文章……总理的到来让我们在中国的印度人无比骄傲,我的中国老师和同学对印度文化都非常向往,希望您能来西安交大看看……”
“感谢中国,感谢交大”
“感谢中国,我爱西安这座城市”,甘雅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她2012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攻读地球环境与科学博士学位。她觉得西安特别像自己的家乡,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热情洋溢,西安还是习近平主席的故乡,希望莫迪总理能去看看大雁塔和钟楼。谈到为何选择来到中国求学时,甘雅春说,“全球环境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对人口压力比较大的印度来说非常重要。中国为我提供了丰厚的政府奖学金,西安交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有着高标准的实验设备以及优秀的科研人员,我想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专业知识让印度的环境得到改善”。

在交大的学习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很少有自己的空闲时间,但是甘雅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西安交大外国留学生教育始于1959年,是教育部指定的最早培养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院校之一。目前,西安交大拥有汉语进修、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多种培养项目,各学院均招收外国留学生,同时开设了8个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2011年,学校设立了“西安交大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专门用来支持海外优秀学子的学习。超过30%的在校留学生可以申请到由中国政府或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学校给予的保障让甘雅春这样的留学生可以安心学习、专心做研究。
“程老师是我在中国的父亲”
2012年,甘雅春跟随自己的导师——西安交大程海教授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攻全球气候与环境研究。面对陌生的地方和环境,她要从头开始学习,她回忆道:“刚来到西安的时候,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大事小事,我第一时间都要找程海老师,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我、指导我,他是我在中国的父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非常感激他”。
不仅是在生活上的帮助,甘雅春在程海教授的推荐下,在2012年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同位素实验室交流学习半年,掌握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回到西安交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在程海教授的指导下,甘雅春参与的课题“Trends and oscillations in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还因为发表的论文“Indian monsoon variability on millennial-orbital timescales over the past 280,000years”荣获2013年青年科学家奖。
“西安交大有非常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非常无私的帮助,而且他们对印度文化都非常感兴趣”,甘雅春动情的说,“所以我特别希望莫迪总理能够来西安交大看看,如果总理能够访问大学,印度文化和印度的传统将会因为他的到来,为中国人民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她还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印度留学生来到中国,来到西安,共同为中印友谊搭建桥梁,一起作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