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西安交大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方案研讨会在钱学森学院917会议室召开。来自学校部分学科专家、建设方案工作小组成员参与会议,就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学科特色、培养理念及育人举措展开专题研讨。本次会议由西安交大郑南宁院士主持。
副校长郑庆华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必要性和内涵作简要介绍。他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本科人才改革,创办未来技术学院是把改革思路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六卓越一拔尖”的关键力量。他认为,未来技术学院有三大内涵:创办能够引领未来产业提升的新专业、推动现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现有专业的内涵升级。郑庆华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凝练符合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原有工科专业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汇报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背景及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他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等方面介绍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并讲解了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和国内未来技术学院调研情况,最后针对我校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方向进行简要说明。
各学院老师就未来技术方向调研情况进行汇报。机械学院教授段玉岗从“人类大脑利用率不到10%”背景出发,讲解了脑机装备/智脑装备的内涵和学科交叉性;电气学院教授刘文凤梳理了学校开设“能源互联网、智能感知、先进能源材料”三个未来方向的优势和当前国内外的学科发展情况;能动学院教授田文喜强调,能源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具有突出作用,他介绍了新型能源动力的未来发展思路;电信学部教授彭勤科汇报了涉及自动化、光学、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微纳米光感技术;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杨勐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30年影响最大的技术革命,混合增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材料学院教授王红洁从疫情中需求量巨大的呼吸机举例,说明建设“材料基因工程、生物医用材料”的必要性和实际性;航天学院副教授唐敬达谈到,智力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以生命体为对象的高级智慧体,智能软体也因此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西安交大是国内率先开展研究的高校,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医学部教授吴荣谦介绍了磁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西安交大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效。
校内专家针对各学院的汇报情况开展了讨论。机械学院教授赵玉龙表示,需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在传统学科基础上加入先进理念;航天学院教授申胜平认为,未来技术专业要着重突出西安交大特色,并能体现基础性、前沿性和交叉性;材料学院教授丁向东指出,可以考虑将相近的方向整合成一个较大的未来方向,同时强化其前沿性;能动学院教授何茂刚表示,调查未来产业的比例十分重要,让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匹配才能使未来技术落地,此外,从办专业的角度来说,思路要更加宽泛;电气学院教授张冠军认为,学科间要加强沟通,把专业真正做活,现在所提的这些专业研究性较强,适合学生本硕博贯通学习;医学部教授李磊提出,可考虑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双聘制构建高效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促进相关专业落地;医学部教授吕毅指出,当前各学院所提出的专业大多数与生物、医学有联系,学校也高度重视生物、医学板块,需要重点关注进行学科交叉合作,他对磁医学、磁导航在临床医学上的实际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解。
郑南宁表示,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未来技术学院在这一背景下创办,要突出前沿性、革命性和颠覆性。未来技术学院除了培养本科人才,背后同样涵盖着以人才培养来带动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以此推动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他强调,人才培养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四个特点,钱学森学院是很好的人才培养特区,有助于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他对各学院汇报的未来技术专业提供了建议和思路。
郑庆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为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当前学校发展以院办校,这与跨学科、跨专业存在矛盾,如何打破壁垒,促进学院间的联合、共享、开放值得深思。他强调,未来技术学院需要聚焦深蓝、深空、深海和健康等重要问题,此外,办专业要重视“方向内涵、教学团队和课程体系”三大核心要素,避免教学科研化、专业项目化。希望大家在本次会议的基础上将提出的专业再次凝练、提升,为下次研讨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