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5月29日-6月15日,郑庆华副校长在兴庆校区和创新港主持召开了六次“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专项调研座谈会,先后邀请两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领军学者、学院书记和主管教学院长、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用人单位代表等200多人次参加座谈,征求大家对“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会上,郑庆华副校长向大家介绍“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的主要背景和基本目标。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一轮的重大变革:一是从狭隘的专业教育或通专融合教育,朝着“大工程”“跨界融合”方向发展,大交叉、大融合成为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二是从高校基本独立完成人才培养,朝着跨国、跨校、校企、跨学科专业协同培养的方式发展;三是传统的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师生二元结构教育范式,正朝着教育者、受教育者、AI的三元结构新范式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要逐渐形成“1234”的工作目标,即“坚持一个使命,培养两个习惯,形成三个特点,实现四个跨越”。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和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在交大能养成终身学习和终身锻炼的两个习惯,要具有脚跟站稳、眼界开阔、实力贡献的三个特点,实现人人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人人学习两门外语,人人要学习数理化、文史哲和管理,人人都要进实验室锻炼科研学术能力的四个跨越。
本系列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学校“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画像,主要围绕十大问题开展调研:本科专业/研究生学位点建设规划,扩大规模后的四个校区优化调整,各学院各专业本、硕、博、留的学生规模及测算依据,适应通专融合、跨界融合培养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内涵的改革创新,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内涵,实践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如何营造人人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打造“三全育人”大数据质量监测精准服务平台,如何形成“爱国奋斗”“好学交大”的文化氛围等。六次专题调研座谈会分别由钱学森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网信中心、就创中心、教发中心、实践教学中心、招生办、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组织实施,西部评估中心统筹协调,形成了如下六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通专融合、跨界融合协同育人
管晓宏、陈花玲、雷利利等建议,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统筹通识教育工作,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倒逼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朱正威、冯耕中等人建议,加强通识教育队伍建设,让领军学者和优秀教授担任通识课教师,提高通识课程教师地位。管晓宏、段玉岗、何茂刚等提出,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加强发现问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推动专业、学科和学位点一体化建设
郑南宁、何雅玲、陈花玲等指出,要厘清学科、学位点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从机制体制问题入手,推动专业、学科和学位点一体化建设,建立专业和学位点的关停并转和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创新港优势,为新专业落地和老专业内涵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吕毅、贺浪冲、王嗣岑等人建议,加强生命科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公共卫生类学科建设。徐卓、朱正威等人建议,加强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农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布局。管晓宏、梅雪松、吕毅等人提出,各学科和专业要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学科的交叉。马晓彬、宋丽颖等建议,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提供制度保障。
三、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发展
何雅玲、朱正威等建议,要特别关注教师招聘进来后怎么发展的问题,避免各类考核与教师评价标准过于注重工科范式。冯博琴、严俊杰等人建议,交大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远大的志向,要加强对学生奉献精神、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体育精神和学术规范的培养。丁向东、张志成等人建议,出台动态修订培养方案的指导办法,用专业认证的OBE理念,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杨旭、何茂刚等人建议,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先进教学理念专题培训,加强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培训和微观层面的教学改革研究。马晓彬、田高良等建议,将资源配置的权力落实在院系层面,一院一策,调动人才培养基层单位的积极性。李继成等建议,建立线上答疑的助教辅导平台,解决研究生到创新港后的本科生辅导和助教问题。
四、营造一流大学教学氛围,建设“三全育人”大数据质量检测精准服务平台
管晓宏院士、马晓彬等建议,加强对知名学者和杰出校友的宣传,弘扬尊重先贤的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和宣传作用。沈灏、张楠等建议,抓住学生社团招聘和选拔,期中与期末考试、专业分流这3个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化解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张思锋、傅强等人建议,营造一流教学文化氛围的关键在教师,要抓住教师评价体系改革这个牛鼻子,“抓两头带中间”。陈向京、张志成等建议,通过夏令营或暑期课程等形式聘请外交、语言等领域的资深人士做讲座,为学生提供到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刘长江、刘泽慧等建议,发挥以体育人、以体化人的作用,加强体育文化建设。马晓彬、何茂刚等建议,大数据系统要避免重复采集数据,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时预警功能。张敏、杨旭等人指出,要建立学生个人发展档案和校友数据库,跟踪分析和实时反馈学生发展需求。
五、整合实践教育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管晓宏、徐卓、陈雪峰等建议,实践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联合华为、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平台。徐卓、龙建纲等建议,一体化考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去企业锻炼,提高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参与度。高宏、陈雪峰等人建议,建立一个大型的实验实训公共平台,继续资助针对学生自由探索研究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科研创新条件。何茂刚、赵春艳等建议,加快实验教育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及时更新落后和过时的设备,避免跟产业界脱钩。高宏、张硕英等建议,将机械、电子、材料、新闻和软件等学科专业的实验结合起来做,推动实验教学环节的学科交叉。管晓宏、龙建纲等建议,加快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考核与评价机制改革,让实验教师能够真正把心思用在实验教学和设备维护上。
六、科学测算与合理分配本硕博留招生规模指标
马晓彬、李明德等建议,招生指标要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计划方式的重点是保证和促进A类学科发展,市场方式加强业绩为王的分配导向。陈向京、魏进家等建议,招生指标的算法与大类分流阶段,要更多考虑学科发展水平与特点。顾兆林、张勇等提出,生物、经金、医学、哲学等学科的招生指标比较紧张。马晓彬、李昂等建议,扩大“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招生计划,加强留学生来源多样化,出台更加细化的留学生管理办法。鲁伟建议,更多关注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规模,服务第五轮学科评估。叶明、陈阳静等建议,招生规模扩大后,要明确规划需要配套的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规模。
郑庆华副校长在本系列调研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在世界高等教育即将迎来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顺应发展、把握教育演进趋势、主动识变求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十四五”新时期,如何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需要各部门集思广益,共同在实践中探索。
学校专业和学位点建设要遵守四个原则:第一,要坚持一体化规划设计的原则,要结合师资、招生、就业、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第二,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特色发展,不简单地比数量和追求专业交叉和覆盖率;第三,坚持以学位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抓手,围绕人才培养凝聚师资队伍、基层学术组织和教学组织;第四,专业内涵、课程体系、培养方案都要坚持与时俱进,师资队伍的建设、评价考核导向要不断适应新形势。
关于学校育人环境建设,郑庆华副校长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牢牢抓住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能力培养,教的质量决定学的质量,教风决定学风;第二,遵循分类管理和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大数据系统逐步建立学生自由选课和自由选择授课教师,激发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深入学习研究教育理论,深刻理解教育内涵和教育逻辑,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布局调整要坚持如下六个基本原则:一是国家有需求,二是学科专业发展有前途,三是培养有条件,四是学校有布局和规划,五是质量有保证,六是对学校发展有贡献。学校出台指导性意见,各个学院要结合实际制定系统性的实施方案,充分考虑方案对教师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