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迁新传人】杨栋:叩问哲思,潜心育人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6-23 10:05 浏览量:

“西方哲学最核心的是理性思维,这跟数学思维是相通的。理工科背景加上正确的训练方式,令我对二者的共通之处有了更深地理解。”杨栋如是说。作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学校第六届“十大学术新人”之一,杨栋始终遵从本心,致力于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遵从本心求学路

杨栋对哲学的热爱从他一波三折的求学之路中便可见一斑。

理科出身的杨栋,于200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入学后,杨栋发现自己的兴趣有所转移,“在十七八岁那个年纪,人生观逐渐确立,发现自己对探索人本身以及人生的意义更感兴趣”,他选择转系,开始自学哲学。

事实上,杨栋的哲学之路开启面临极大的困难,但在兴趣的驱使和自身的努力之下,杨栋广泛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通读哲学史、细读感兴趣的哲学家及流派的原著,海量的阅读令杨栋逐步走近哲学殿堂。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跟随俞宣孟研究员攻读外国哲学专业的硕士,随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跟随潘德荣教授攻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为前往德国学习哲学,杨栋自研一起便报班学习德语,更是在博一期间于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学习了一年德语。语言能力的过关并没有使杨栋停止学习德语的步伐,因为“要做的是学术研究,需要把单纯的语言能力转变成学术的能力”,因此,在潘德荣教授的鼓励下,杨栋选择从华东师大肄业,赴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这期间,他特别注重磨炼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读原著的能力、学术交流的能力、学术写作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代国际著名哲学家Hans-Helmuth Gander教授的指导下,杨栋于2016年通过答辩,获得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杨栋的漫漫求学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头看来,从读硕士起,每一次深造都是我科研道路上的机遇”,杨栋十分感激国内恩师将自己引入正统的哲学之路,同时非常感谢海外求学经历,因为在弗赖堡大学,他真正“在20世纪初以降的德国现象学和诠释学传统中,接受了正统的训练,养成了自己的学术眼界、学术品味和学术能力”。

无论是从理工科转到文科、自学哲学,还是努力掌握学术德语、取得学术研究的进步,求学道路上的重重艰难险阻都没有令杨栋退缩,相反,他一直遵从本心,不断攀登内心神圣的学术高地。

严谨热忱学者心

“求知欲、踏实、钻研、不跟风、不盲从”,这是杨栋对于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态度。

对文史哲这些文科基础学科而言,发表成果很困难。一方面由于高水平成果需要长期积累、并与个人所受学术训练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因为相关期刊版面少、从审稿到录用的周期很长。尽管如此,杨栋已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他先后在《学术月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等学界公认权威期刊上独立发表高水平文章,专著Selbstbildung und Sprachwelt(《自我塑造与语言世界》)在欧洲出版,并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得到了学术界的积极认可。“一切都是为了学术研究”,正是这份对学术的热忱以及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杨栋在学术道路上取得如此成绩。

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杨栋十分谦虚。“我没有什么诀窍,我所受的严格训练让我明白什么是真学问,什么是做学问,我只是尽可能地坚持这些简单而重要的东西而已。” 大道至简,学者风范彰显于他的一言一行。

作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外国哲学的学者,面对工作之后专业背景和工作学科之间的跨度,杨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进行研究转型,另一方面需要对研究规划作出调整。在努力融合自身研究和工作学科的基础上,杨栋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中,能将研究、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进一步统一起来。他请学院购置了已出版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耗资7万余元,致力于推动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研究。

家国情怀育人行

在国内重视思想建设、哲学学科发展大有可为的大背景下,杨栋博士毕业后便返回祖国,进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力所能及地为推动西部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他学成归国,返回家乡,以自身所学投身西部建设,身体力行诠释着西迁精神。

身处交大,杨栋深切感受到学校及学院对科研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对此心怀感激。他表示,在工作起步阶段,“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学术委员会对我的理解”,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为他的学术研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谈到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时,杨栋认为“面子”和“里子”都很重要,要努力在宏观思想的指导下做好自己身为“里子”的本职工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杨栋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在从事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时,他“试图在思想史、哲学史和当代哲学的语境中理解和讲授这些课程,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好评。除了公共课教学,在下学期即将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中,杨栋的基本设想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眼界和原著解读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他看来,“自己是里子呢”,作为老师就应尽心尽力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作为学者就应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研究。亲眼见证学生学有所成、学院学科蓬勃发展、交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祖国西部建设加强,这便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栋的这份“螺丝钉精神”令人景仰,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敬佩,这份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尽管荆棘丛生,但总有如杨栋一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追梦青年们,他们用奋斗谱写最美的青春华章,展示出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的学术风采,呈现了中华民族爱国青年的蓬勃力量。

文字:交点工作室 肖寒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