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广议十四五,共谋发展百人谈”活动中,机关与直属单位的44名同志对机械学院、电气学院、能动学院、电信学部等8个学院(部)42位教授进行了访谈,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成绩和经验、“十四五”规划的设计和布局,教授们各抒己见,为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建言献策。现摘录要点与师生分享。
发挥优势 左右采获
教授们认为,“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项改革和激励政策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们主动作为、获取信息,教职工的“精气神”显著提升,学校的风气和发展氛围越来越好,学校各项事业积极发展。工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聚焦“三个面向”,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主动作为收获丰硕。科研经费、国家级人才稳步增长,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同时在科研基地平台、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国家重大重点专项承担能力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二是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格局。张留洋教授认为,机械学院整合学科形成3D打印、微纳传感器、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等优势方向,实现学科优势互补。沈超教授认为,在“十三五”期间,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紧跟国家战略和整体部署,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杨伯伦教授、陈飞教授、杨贵东教授认为,“十三五”期间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化工学科建设有了质的变化,已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化工领域也有了自己的声音。三是科技成果积极转化。如梅雪松教授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这次疫情期间开发设计了防疫机器人,BBC和《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们做的移动操作机器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彭宗仁教授团队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跨越,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陈刚教授指出,交大的航空宇航科技与技术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许多成果举措已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走出了一条顶天立地、小而精的交大特色发展之路。
教授领衔 团队发力
总结“十三五”建设经验,教授们一致认为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教职工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学校、学院在政策、资源上的积极支持;离不开学科、学院乃至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具体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一是领头羊效应。秋穗正教授、苏文斌教授、杨伯伦教授、陈飞教授、杨贵东教授和陈刚教授认为学校、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科带头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领导的支持必不可少,也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学院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共同谋划发展,带领着学院奋发图强;有组织的科研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术领域凝练方向、组建团队,带领、指导和组织教职工开展学术研究,每个人都努力付出,精诚合作。二是科学化的管理。彭宗仁教授认为在体制机制方面,政策制定科学化,有助于团队内部激励导向的优化以及内生动力的激发。巫英伟教授认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科研、人力资源等管理部门在项目/人力培育、申请预答辩、专家推进等方面给予的大量支持和帮助。三是明确的科研方向。徐卓教授说“国家的一叶树叶,就是交大的一片森林”。彭宗仁教授、谢彦召教授、苏文斌教授、王剑云教授和陈刚教授等也认为科学研究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三个面向”,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研判国际形势、国内技术发展形势和未来趋势,研究方向要与国家的行业或领域相结合,采取“集团军作战模式”,致力于解决国家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陈斌教授、梅雪松教授、赵万华教授、王来利教授认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时,要紧抓机遇,要有主动转化的意识,让科研成果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最大化。四是老学科新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吴翊教授认为“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这些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发挥传统优势学科,提前规划和布局,发展新的交叉学科,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和积累,最终取得突破。屈治国教授、刘益伦教授、苏文斌教授认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和学院对学科交叉的重视和整体谋划,多学科的协同发展,从而产生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五是科学合理的团队建设。李长久教授认为引进优秀的人才、组建优秀的团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发展是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陈斌教授、刘刚教授、严如强教授、曹宏瑞教授、李辰教授、吴翊教授认为优秀的人才和合理的团队梯度是科研攻关的基础、保障和依托,选好方向、梯队合理、思维创新,齐心协力、力出一孔,经过5-10年的积累就会见到成效。六是平台建设是关键因素。王宏兴教授认为平台建设很重要。程海教授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平台是对我们的“武器”比别人强的保证,是对我们保持研究领先的重要支撑。七是营造浓郁科研氛围,保持浓厚科研兴趣。白博峰教授、刘刚教授、龚怡宏教授、严如强教授、屈治国教授、王来利教授认为成绩的取得与科研人员浓厚的科研兴趣和专注的科研定力,面对困难不退缩,沉心静气、十年磨一剑,坚持信念等科研品质息息相关;杨贵东教授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意识地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科的发展中去。
三个面向 踔厉奋发
学校“十四五”建设正面对重大的机遇,从外部环境来讲,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国家逐步向科技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双一流”高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需要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担当;从内部环境来说,我们建设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解决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物理空间掣肘,顺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一流大学新形态。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教授们认为“十四五”学校的重点是理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释放学校活力,积极发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作用。
对于学科建设,教授们认为,一要提前做好学科整体规划,优化学科布局,保持优势学科,布局新兴学科。李辰教授认为要做好学科布局,首先学校要做好顶层规划,做好政策引导与支持,激发学科活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彭宗仁教授认为优化学科布局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杨伯伦教授、苏文斌教授都认为要保持优势学科领导地位,加强基础学科与国家战略学科布局,特色学科更加特色,不断发掘新的学科增长点。吴翊教授认为要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基础研究的新突破点和增长点来合理布局学科。刘刚教授建议学校应继续坚持“工科扩新强优、理科补短强基、医学交叉强质、文科经典强用”的“四强”建设思路,尤其要发挥学校传统工科优势,真正做到工科扩新强优,在保证工科优势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科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严如强教授认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应协同发展,加强基础学科和强势学科的沟通交流,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来。康小宁教授认为应加强文史哲、地理、经济等学科,有助于活跃交大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二要打通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交叉联动。陈斌教授、龚怡宏教授、梅雪松教授、严如强教授、陈飞教授、屈治国教授、张留洋教授认为应该发挥综合高校学科优势,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突破学院、学科壁垒共享学院、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生态系统的整体竞争力,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或实质性跨学科研究,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挖掘和释放基础学科的巨大潜能,深入理工融合,做强医工交叉,多个学科共同努力,集中力量打造具有交大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吴翊教授认为要根据学科特色和前期积累,有目标地进行学科交叉。王宏兴教授认为要提升格局和站位,对学院的布局进行必要的整合,以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形成学科优势合力。李运甲副教授建议学校建立专门的支撑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兴学科、前沿技术、交叉学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三是学科建设要集中优势,不能撒胡椒面。王宏兴教授认为学科建设要结合国家“三个面向”大背景,集中建设大平台,紧盯“新基建”、5G建设,有计划、分阶段、分目标进行建设。杨贵东教授认为应该对标优势学科,在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在新的领域里投入更多资源。
对于队伍建设,教授们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设。一是要加强宣传,引进更多“新鲜血液”。曹宏瑞教授、廖红建教授、王剑云教授认为应继续加强人才引进,但是,也要注意对引进的青年人才提前布局,充分考虑学科特色;还要注重吸引行业人才(包括转业人才和研究所),既可以带来很多的行业资源,也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产学研合作;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高静怀教授认为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要符合国家重大需求与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选取科技含量高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前景广的研究方向,合理分工统筹科学管理。康小宁教授认为人才引进要坚持原则,避免“近亲繁殖”;引进的人才要和学科目标相一致,宁缺毋滥;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淘汰机制。王来利教授认为应坚持“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在引进人才方面,平台比薪水更重要,薪水问题解决他们短时的生活质量问题,但是平台却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快速地进入科研,出成果。张留洋教授建议加强对“青秀”计划的宣传,今后五年我们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二是保持传帮带优良传统,加强校内学术交流。张留洋教授希望能够继续发挥前辈传帮带作用,让青年一代真切地感受到前辈的风采和指引。他和康小宁教授还希望能够加强年轻教师的学术交流,组织座谈会、论坛、沙龙,面对面进行技术或非技术交流,促使不同学院、学科的青年教师互相认识,进一步合作交流。三是积极支持跨学科团队建设。高静怀教授认为学校应重视和鼓励教师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抢占学科制高点;同时他和马伟教授都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学科与科研团队的政策支持,尤其在关键考核指标、人事分配管理等方面仍有灵活创新的空间。王来利教授建议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多学科背景的人才,支持跨学科团队,为后期领导多单位合作的大型创新工程、申请国家奖打基础和做铺垫。四是不断优化队伍管理体制机制。龚怡宏教授认为交大的最高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四五”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人才问题,为了吸引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积极性,应该大刀阔斧地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徐卓教授认为对教师的考核应“有破有立”,要冲淡指标,由社会来检验最终的贡献和成果。李长久教授认为应重点关注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环境建设,给人才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彭宗仁教授建议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凝聚班子内部团结合作的力量,形成“1+1≥3”的效能,激发教师们干事创业的源动力;不断增强制度建设,要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提升行政工作效能。
对于人才培养,一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杨伯伦教授、苏文斌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时刻不能放松。“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是西安交大引以为傲的育人特色,本科生教学不能放松要求,研究生教学质量还需提高;要真正站好三尺讲台、扎扎实实上好课,每位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用120%的劲讲好50分钟的课,要向老一辈教师取经,多思考、多钻研,西安交大要在人才培养上争当排头兵。陈斌教授、陈飞教授、吴翊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扎实的专业课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支持学生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担当意识,要培养有国际化思维的领袖人才。二是注重培养创新性人才。王树众教授认为学校应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完善和增加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提早参与创新研究项目,对于学生要严格考核,并注重对实际实践成果的评价。高静怀教授认为本科生人才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可将大课题拆分出部分子课题,交由本科生来攻关,提高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科研潜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铺垫。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思政育人。曹宏瑞教授建议学院、学科应重视教学、教改和名师培养,积极推动教学成果的产出。严如强教授提出应当充分融合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强化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确保青年教师能够有充沛的精力投身人才培养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陈凯教授认为教书育人,既要重视第一课堂,也要重视第二课堂的谋划,要注重发挥联合企业开展人才培养。严如强教授、廖红建教授、程海教授认为还要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培养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做贡献的优秀人才,用交大精神和文化熏陶学生,感受老一辈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对于科学研究,教授们认为“十四五”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采取“集团军作战模式”。梅雪松教授、高静怀教授、李辰教授、陈刚教授认为应该瞄准国家需求,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主动解决国家“卡脖子”工程,组建领军教授牵头的大团队,凝聚团队齐心协力攻关难题,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陈飞教授认为“新基建”是夯实“科技支撑”之基,是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系统性工程和全局性工程,必然涉及到多学科交叉,也将大力促进学科融合,学校应支持跨学科组队伍,积极服务于陕西、西部和国家的“新基建”。李运甲副教授认为未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应积极关注学校优势学科与农学、医学及基础科学间的交叉融合。二是打通科研成果转换“最后一公里”。严如强教授、苏文斌教授认为在“三个面向”战略的指引下,要建设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工程应用等联动体制,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研究,加强和海内外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科研成果转化途径。王来利教授提出“跨学科组合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让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成为提高工程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爆点。李运甲副教授建议参考高科技企业布局产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战略布局一代”的策略布局学校研究、教育、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三是调整科学研究的指挥棒。王树众教授认为科学研究的导向应该面向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产生真正的原创性成果,学校应鼓励将学科发展与行业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为解决产业实际技术问题的教师打通上升空间。陈刚教授认为应以技术和需求为驱动,而不是文章,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考核机制,在论文和实践技术之间找好平衡点。王宏兴教授、曹宏瑞教授、陈刚教授认为 “跑5”很有成效,可以跟院士、专家、企业保持更多交流和合作,多跑多沟通,主动走出去很有必要。
对于国际交流和合作,苏文斌教授认为学校应更大力度地宣传国际化办学的理念,通过合作办学,开展合作交流,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真正的国际性领导人才。刘子顺教授、杨伯伦教授、苏文斌教授、程海教授认为应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交流合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主办国际期刊,参加或主办国际会议,人才培养要重视国际化思维,增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注重提升国际化水平,可以让学界更了解交大。廖红建教授、沈超教授、陈刚教授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好“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加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先进的平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辐射服务、转移技术,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谢彦召教授认为应该送更多学生到国外去,他们毕业后会再回来加入交大。陈刚教授认为对于在交大的留学生,也要进一步加强培养,让他们在交大、在中国、在世界有更大作为。
对于文化建设,苏文斌教授认为应强调团队文化,在创新港建设、“双一流”建设等爬坡过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心怀希望,坚韧不拔,更需要舍小家为大家的团队文化,要从全局考虑问题,从长远考虑问题。白博峰教授认为文化建设要鼓励“百花争艳,万马奔腾”。谢彦召教授认为要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只要国家需要的,我们就埋头苦干。伊春海教授认为西迁是一面旗帜,应该让年轻一辈交大人知道:老一辈交大人在艰苦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条件艰苦方能凸显成就的伟大。
对于创新港建设,教授们认为创新港是百年工程,是学校党委为了交大未来100年发展做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平台,在这里可以续写交大人的辉煌。康小宁教授、高静怀教授、彭宗仁教授、杨伯伦教授、谢彦召教授、苏文斌教授、吴一平教授等认为创新港提供了一个物理空间足够大、设施完整齐全、办学理念先进、职责分工明确的科研平台,提供了业务、学科、团队自然成长融合的肥沃土壤,支撑起学科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出引领性的成果,为国家进步、学校发展做贡献,创新港将成为产、学、研、用,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典范。王宏兴教授建议创新港格局和站位要更高一些,要加大经常性的交流和交叉互动,培养人才梯队和团队,形成包括专家人才团队、设备和材料等一系列的完整链条,形成规模效应。王来利教授认为创新港的建设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是同地方政府、大型国企,甚至私营企业建立研究院,争取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等入驻创新港;“走出去”是指要以真诚的态度去服务与我们合作的地方政府、企业,让成果能落地、能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回来更多的建设资金,促进创新港的平台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徐卓教授、马伟教授认为创新港建设的总体思想就是做足增量,保全存量,提升总量,做足增量,可不是将原有的存量搬过去,而是由学科派生出很多新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研究队伍、科研体量、社会服务的增量。李长久教授、刘纯亮教授认为应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老校区和创新港的空间,给予学科发展足够的空间支持。
畅想未来 憧憬美好
对于五年后的交大,教授们充满期待,认为经过五年的拼搏奋斗,交大将建设成为学风严谨、机制优良、资源充沛、开放有序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一是希望交大知名度更高。王剑云教授认为五年后学校要在全国各地打开知名度,要让全国人民知道交大,青年学子和家长向往交大,让全国的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都知道交大是好的平台,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陈刚教授认为,五年后的交大,应该是这样的: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当人们提到一流大学,都会有交大;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大学,当他们想要找合作者,能够想到交大;无论哪个领域的教授,都愿意同交大合作;无论哪个龙头企业有了技术难题,都会首选交大;无论哪个学校招收高水平的研究生,都愿意招收交大的学生;无论哪里的孩子报考大学,都会为报考西安交通大学而自豪。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会为自己是交大人而感到发自内心的自豪、自信和骄傲。
二是希望交大贡献更多。严如强教授认为未来五年,所在学科将进入科研成果的集中爆发期,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大学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陈凯教授期待在实验室里探索世界科技前沿、为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做贡献和开展国家重大需求攻关。陈飞教授希望五年后创新港的内涵建设有了质的飞跃,真正形成区域创新发展动力源、全球科技高地的势态;希望经过五年的奋斗,学校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王来利教授相信在交大人血脉中所蕴含的西迁精神激励下,经过“十四五”的建设,交大会在科研方面取得大量优秀成果,在国家科技创新中承担更加重要角色,成为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交流的先行者,成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中坚力量。
三是希望交大影响力更大。龚怡宏教授希望五年以后,交大以创新港为中心形成一个西部的硅谷,吸引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最优秀的风投,从而可以迸发出更精彩的火花,产生奇迹。刘刚教授的心目中,五年后的交大是创新港和兴庆校区同频共振,大放异彩的交大;是年轻人充分施展才华,奉献报国的交大;是各个学科精益求精,影响显著的交大。廖红建教授认为五年后,我们的创新港将会大师云集、成果倍出,我们的学子脚踏祖国大地、在各行各业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四是希望交大进步更快。彭宗仁教授作为一名在交大求学、奋斗、成长起来的交大人,希望学校发展越来越好,把我们“亮”的东西擦得更亮,把传统优势学科的影响力继续增强,充分利用创新港优越的物理条件,不断细化内涵建设,实现学校整体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王宏兴教授、沈超教授、吴翊教授认为现在空间有了,平台搭起来了,多引进人才,多培养人才,内涵更丰富,应该有更多的大项目、大任务、大产学研合作,五年后交大的各项事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