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寒冬,归来入夏。5月11日起,本科生课程陆续开始在教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授课。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假后,同学们充满欣喜地返回熟悉的校园,继续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第一节课是生理学,虽然已经上了13周,但是今天我终于能够现场聆听老师的讲解。王勇老师之前已经给我们上了很多节网课,但只是闻其声而未见其面。今天上课就仿佛是重逢了一位许久未见的好友,一言一行都感到格外的亲切。”宗濂书院基础81班的王泱栋感慨,经历了今年的疫情后,才发现其实学校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第二个家。
疫情带来了授课模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彭康书院机类914李坤峰在上完大物实验课后,说到:“很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给我们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同时教学的方式,线下教学的真实互动性,线上教学的多次重复性,让我们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受,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钱学森书院钱学森94班吴杜海在大物实验课上也同样收获满满,“手操作仪器的感觉很棒,原本屏幕上操作难以注意到的细节,在线下实验中十分明显,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我返校后的第一节课是近代史纲要。在家上课的时候,老师独特的授课风格和风趣的语言就深深吸引着我们。许多同学戏称‘上完高数课来听听近代史找回自信’。那时,我们便无比期待,是什么样的外表容纳着如此有趣的灵魂。直至今日,我们终于见到老师本人。”文治书院建筑92班班长杜佳怡很感谢学校“间隔座位入座”的贴心安排。
启德书院非临床99班张元鹍的返校第一课是系统解剖学,他对陈新林老师的课前嘱咐印象深刻:“陈老师多次嘱咐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安全,因为我们是未来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脊梁,要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的担当。”
5月11日早上7点50分,励志书院预科92班周远茜进入教室,发现高数课孙德龙老师早已站在讲台上等待着学生的到来:“坐在久违的教室,我又感受到了课堂的真实感,和老师就在面前的亲切感。教室里依然开着直播,老师和同学都戴着口罩,学校为了我们安全地上课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让我觉得安心又温暖。这个课堂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
南洋书院电类910班付坤对第一堂线下大学化学课的第一感受是惊艳:“惊艳于丁大伟老师对课堂的掌握,老师及时捕捉学生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惊艳于老师为线下课做的准备。我提前二十分钟到了教室,发现老师和助教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还为未能到校的同学开启了网络直播,助教也在为网络直播录屏;惊艳的是我线下课的收获,不止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大学化学学习方法、课堂互动的喜悦、区分主次知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学校汇聚各种资源全力保障课堂教学的暖心。”付坤的同班同学鲁正很推崇工程制图课的王宏明老师:“我十分喜欢老师相对轻松幽默的授课风格,‘断纹就是bang的一下掰断,后留下的痕迹’‘做箭头就是笔尖按在纸上,嗖往边上一划就出来了’。”授课语言轻松,课却不轻松。第一次线下课开始学习软件的操作了,鲁正觉得有点吃力,课后正对着视频回放熟悉软件操作,逐渐感受到从“菜鸟”到入门的快乐。
返校之前,高等数学王宁老师经常将校园景色通过QQ群分享给学生,线上带着学生赏樱花、看梧桐,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在王老师的返校第一课上,崇实书院管工95班杨鸿谦最想和王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关怀,我会更加努力,完成后半期的学习任务!”
仲英书院学业辅导中心志愿者电类919贺家琦感慨“回到校园,就是回家”,他记得刘康民老师在返校第一课上的开场白:“终于回到教室,比起那空荡的屏幕,我终于再次给同学们现场授课了,比起PPT的教学,我更愿意给同学们现场板书,同学们更能加深理解,欢迎同学们返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月的校园,重新充满了青春的笑脸、蓬勃的朝气。疫情让师生们重新审视生命、重新审视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彼此珍惜,共同营造教学相长、师生从容的教学环境,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