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何传承好西迁精神,接好交大“西迁人”的接力棒?是属于这一代交大青年的星辰大海。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大,号召交大人要发扬好西迁精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历史机遇中要再接再厉,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的杰出贡献,为中华民族做出卓越的贡献。谆谆教诲、殷殷嘱托,整个校园为之振奋,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使命。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爱国主义是交大青年血液中始终流淌的红色基因。交通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一批批的爱国青年挺身而出,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194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机械系的杨大雄,毕业前应征加入抗战队伍,牺牲时年仅24岁。1945级电信管理系学生穆汉祥,1946年起参加救灾反内战运动,1949年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组织工人协会扩建人民保安队,开展工人运动,1949年5月20日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年仅25岁。与穆汉祥一起遇难的1945级化学系学生史霄雯,牺牲时年仅23岁。史霄雯在牺牲前对穆汉祥说:“我史霄雯的血能够和共产党人,为祖国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而战斗的最坚定的战士的血流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光荣。”上海解放后,交大师生迎回两位烈士灵柩,安葬于校园内。陈毅市长为史穆烈士纪念碑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青年在成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着交大青年不断前进,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听党话、跟党走,共产主义事业是交大青年灵魂中始终镌刻的理想信念。永远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永远接受党的一切考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交大青年矢志战斗的地方。64年前的那群年轻人,在老校长彭康的带领下,写着诗、唱着歌,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就是他们的诗与远方,“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就是他们最爱的歌。苗生江南,扎根黄土,参天葳蕤,枝繁叶茂。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称自己是“西迁大树上一枚小叶”的陶文铨,1957年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录取后直接到西安报到,在西安交大这片沃土上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最美科技工作者”。耄耋之年,犹若少年,他笑言自己心态堪比18岁,“我希望能为国家再健康工作20年。”
新时代的交大青年,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方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迷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拼搏是交大青年精神中始终坚守的果毅品格。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西安交通大学VEX机器人队、学生航模队、学生建模团队等屡屡在国际比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在2019年,交大青年学子更是在A类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35项,居C9高校第一。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交大青年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交大共派出302名医护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其中青年比例近90%,用实际行动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心中高高飘扬!他们以奋进、担当和活力,为战胜疫情和持续发展贡献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和力量。
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交大青年要在成长中注入拼搏的精气神,坚定其脚步、强健其精神,扛起时代大旗,承担起历史使命,矢志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服务社会中担当有为,争做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新中国建设发展“多不容易”、谈到中央决定交大西迁“良苦用心”,谈到6000师生背起行囊就走“谈何容易”。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还会有更多的“多不容易”“谈何容易”。因此,交大青年要在升华理解西迁精神中坚强意志,在深化社会践行中增长本领,积极努力去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听党召唤、跟党奋战。
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愿我交大青年,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