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后,感慨很多、感触很深:“看看当年,新中国多不容易,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新中国的发展,教育布局、工业布局,拉动西部的发展,党中央的良苦用心,把一个最好的学校从上海迁到这里。”“现在六十年过去了,这已经有历史结论,证明西迁这件事情是做对了。”“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现在的西安交大办好就是继续发扬这种西迁精神。”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强大精神动力即来源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畏强权、自力更生、矢志奋斗,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而且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西方世界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回首过去的几年,不论是贸易战,还是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每当遇到风险挑战,在党的光辉思想引领下,我们总是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光辉的历史探索,塑造伟大精神,增进深厚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面对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和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方针,积极动员一切有利因素,在广大知识分子中间树立了牢固的“革命理想大于天”,“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打起背包就出发”的爱国奋斗精神。六十多年前,六千交大师生向西而歌,无怨无悔,奉献西北的壮烈史诗,即是此精神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西迁精神代代相传,璀璨夺目,鼓舞交大人团结奋进,勇占鳌头,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继往开来,总结传承西迁精神,共创新篇章。党中央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科教强国成为世界共识,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凸显无疑。2005年学校党委与西迁教授总结西迁精神,明确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并以此推动“文化强校”战略。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近几年,学校党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启动“思想交大”建设,通过实施思想建设、学术繁荣、文化引领三大工程,为大学办学之道提供驱动力。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在学院书院开展“一院一品”建设、“文化+”平台建设,构建“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大格局;多措并举,学校凝聚了众志成城、昂扬奋发的精神力量,推动了学校各方面事业的大发展和立德树人的长足进步,保证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顺利入驻开学,坚定了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当前交大人已经形成了从“711”到“奋不顾身”、再到“干疯了”,用“一天当作两天用、两天工作一天完”的精气神,必须把学校建设发展好,必须把使命责任承担完成好,必须把总书记嘱托牢记实践好。
“西迁精神是很重要的,既有历史的价值,更有现实的价值,也超出了大学的范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狂飙突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悄然而至,要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大人要坚定弘扬西迁精神,不断挖掘西迁精神的新内涵,勇担振兴西部之使命,持续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以忠诚担当,真干实干,努力争做新时代的西迁精神新传人,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