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脱贫攻坚在行动】

马忠 陈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方位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20-04-24 17:19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这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自觉树立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的意识,并针对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实施针对性措施,全方位做好返贫风险控制。

返贫是指经过扶贫开发之后,部分脱贫人口再度回到贫困状态的现象。返贫受制度、文化、生态、能力、权利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传递性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不同类型。当前,下列几种典型返贫风险值得重视。

断血性返贫。即在物质配给“断供”的情况下,扶贫对象由于失去财富生产能力而返贫。其显著特征是,一旦停止对特定人群和区域的资金、技术扶持或减弱扶持力度,就会出现返贫迹象。例如,一些抱着“等政府送小康”观念的贫困户,一旦资助断供就会回到贫困状态。再如,如果扶贫政策与不可再生资源捆绑,在“特殊资源”丧失优势时也会出现返贫现象。

失敏性返贫。失敏是指扶贫对象对政策失去敏感性或响应能力,本质上是指政策失灵。失敏性返贫是由于新的政策变化导致原来的政策激励不再发生作用,稳定发展难以为继而导致的返贫。例如,一些专项扶贫计划的干部在工作期内开展的促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项目刚开始见效就调任,这些项目可能面临政策失效而不能顺利开展甚至搁浅,导致出现返贫现象。

转移性返贫。这是指扶贫对象由于社会角色、身份、地域变迁引起自我调适失败而出现的返贫现象。例如,一些城市边郊农民因城市扩容和搬迁而快速脱贫,但在身份转型过程中,由于不能适应新的角色环境,缺乏新的收入来源、经营不善、无法适应市场,而重新陷入贫困,即原生贫困虽得到治理,但产生了新的次生贫困。

将返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必须准确把握造成返贫风险的内外部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动力问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时指出:“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当前最主要的返贫风险在于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困难等导致的收入锐减,无论在政策性返贫、能力缺失返贫、发展型返贫等各种返贫现象中,收入问题是返贫的主要成因。为此,应注重防范产业发展中的自然、资金、市场风险,解决单一化问题,增强可替代性。

突发因素增加风险。研究表明,农村贫困人口的返贫率和自然灾害、疾病等呈正相关关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减贫进程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体现为: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帮扶工作受到影响。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范返贫风险,重在精准施策。例如,因地施策,分类施策,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

自我发展能力原因。自我发展意识低、主体素质差、抵御风险能力脆弱的返贫者,极易再次落入贫困。实践证明,不解决内生动力问题,就一定不会彻底解决返贫问题。在2017年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这要求我们努力挖掘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变被动为主动,释放潜能与活力。

此外,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一些地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等,导致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政绩脱贫、被脱贫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扶贫监管缺失成为导致返贫风险的原因之一。

扶贫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系统工程,防范返贫风险,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我们不仅要针对具体原因对症下药,还要以总体性视角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扶智扶志增强精神动力。研究表明,较低文化水平、缺乏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是返贫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与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密切相关。可见,思想贫困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敌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要实现扶贫对象从“等、靠、要”到“比、赶、超”的理念飞跃,必须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治理精神贫困,促其重塑观念、树立自信、提升技能。

因地制宜增强经济动力。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发展是根除返贫风险的总办法,而要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要引导贫困地区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市场、人文等优势,实事求是找准发展路子,结合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盘活乡村产业,形成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产业。

科技支撑提供发展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贫困人口科技意识、科技致富能力和科学素养,是遏制返贫的有力武器。应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以科学技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技术支撑。

长效机制保证长远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应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之,要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使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

(作者:马忠 陈晨,分别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发展与现代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刊发于2020年4月24日《光明日报》11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4/24/nw.D110000gmrb_20200424_2-11.htm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忠 陈晨
编辑:朱萍萍 腾飞工作室 王露源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