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抗“疫”扶贫两不误

【西安日报】驻村“第一书记”辛华的“全方位”扶贫路

来源:西安日报 日期:2020-04-07 11:44 浏览量:

近日,面对因扶贫而获得的多级表彰,我市扶贫干部辛华淳朴地表示,“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希望能为咱老百姓做点实事。我也是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有党员担当。”原来,这个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鸦河口村与湖北接壤,年前有很多村民从湖北务工返乡,村里的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扶贫干部辛华,在大年初三一大早返回驻村扶贫工作岗位,坚守40天不停歇奋斗抗疫。

医疗救助 切断因病致贫路

2016年,西安交大资产公司项目经理辛华被派往平利县八仙镇鸦河口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事扶贫工作。通过4年来的一户户走访号脉,一家家真情帮扶,他解决了扶贫路上的各种“疑难杂症”,鸦河口村当初的188户贫困户如今剩下12户,全村人均年收入达7000余元。

近日,辛华荣获安康市脱贫攻坚“交友帮扶先进个人”称号。脱贫攻坚,找准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鸦河口村虽是贫困村,但在辛华驻村之前村里的贫困户数据却很模糊,他到任后花了3个多月排查,摸清了贫困户数量,找准了“因病、因学、因灾、因故”造成的贫困现状。他们以“抓党建促脱贫”的方针调动大伙的内生动力,让扶贫工作在党旗下飘扬。

“辛书记,你能不能先把老龙家扶一扶?老龙家实在太可怜了。”在走访中,辛华得知村里七组贫困户老龙家女儿燕燕患了重病,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连走路上学都成问题,儿子星星也患有残疾,一家人为了照料儿女没有办法种地打工,断了收入来源后本来经济就紧张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孩子治病的钱也是一筹莫展。

辛华在听闻老龙家难处后,立即动身,驱车300多公里返回西安,通过战友的帮助,得到了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领导的支持。如今兄妹俩完全康复,不但能下地活动,而且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老龙家夫妻二人通过摘茶叶、种洋芋、养猪、务核桃,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家里多了欢声笑语。老龙家见人就说,“共产党最好,党的干部最亲!”

村里因病致贫的还有12户人家,为了彻底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辛华在村里大力宣传党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村民们说,“要不是辛书记跟我们讲,我们还蒙在葫芦里头过日子着呢。”他通过医疗救助,切断了村里因病致贫返贫路。

“造血”扶贫 铺就供需对接快车道

鸦河口村的山里分散居住着很多贫困户,由于交通堵塞、信息不通,山里孩子们上学都很困难。但辛华也了解到,一方面接收搬迁户的村子害怕迁移来的人和他们争食抢地,另一方面搬迁户割舍不了祖传的“宝地”,连拉带扯搬迁下来的几户人家没过几天又悄悄溜了回去。

经过两年的努力,村里先后有72户人家搬迁到地形开阔的地方居住,过上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现代人生活。目前虽然搬迁户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但挪出了“穷窝窝”为将来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搬迁下来的人家在新建的混凝土现浇的洋房子里拥抱着新生活。

村民们还在辛华的建议下,除了常年种植魔芋外,纷纷种起了核桃、茶叶。村委会成员常常到各家各户进行走访,严格检查茶叶生产全流程。同时,辛华邀请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木专家,对全村成年劳动力进行核桃树的栽培养护技术培训,并且政府出资购买核桃苗发放给每一户人家。如今,鸦河口村的茶叶已小有名气,核桃园也成了平利县的示范果木林。

教育帮扶 “把贫困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在大多数鸦河口村人的意识里,“让娃娃上几年学就行了,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认识钱就可以了。”因此村里的文化教育始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辛华一方面抓硬件建设,维修小学校舍,保证每个年级有一个教室,教室里有像样的黑板,每个学生有一张课桌和一把凳子;另一方面他挨家挨户动员,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

从2016年开始,村里每年都走出几个大学生。辛华也积极协调西安交通大学资产公司,为每一个大学生奖励3000元的“阳光励志”教育基金,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发放了5万余元。村民们高兴地说,“孩子考上大学,以后一定会把贫困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原文刊载于2020年4月7日西安日报第3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0-04/07/content_421430.htm?div=-1

文字:西安日报 张潇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