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与死神掰手腕

【三秦都市报客户端】交大一附院救治全省最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纪实

来源:三秦都市报客户端 日期:2020-03-17 16:55 浏览量:

2020年2月5日,星期三,阴,全院疫情防控总动员后的第14天。

急诊科主任杜俊凯:虽然心有余悸,我仍无怨无悔。

天气阴沉沉的,让人有一种憋闷感,总感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开始在全国蔓延,医院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由于急诊的特殊性,它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场所,不管患者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只要病人需要,急诊科就必须无条件接诊,无条件进行抢救。”急诊科主任杜俊凯说。

中午时分,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急诊科就诊。患者胸闷、气短、氧饱和度低,关键还在发热,高度怀疑感染新冠肺炎。急诊科医生凭借职业的敏感性,立即将患者从抢救室转移至急诊科单间病房隔离救治,同步紧急开启新冠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并进一步追问流行病学史。随后的CT检查结果符合新冠表现,而患者本人也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急诊科立即将情况上报医务部。李红霞副部长火速赶往急诊科,迅速联系感染科专家进行会诊,经过仔细评估后第一时间收治到感染科隔离病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杜俊凯仍然心有余悸,“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经验,所以当时救治这名患者真的是冒着巨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好在防护一直做得比较到位。虽然事后我们也惊慌过、担忧过,但没时间细想,因为还有病人等着我们去救治。”

2月7日,星期五,多云,患者进隔离病房第3天。

副院长刘青光:这个病人让我紧张。

感染科主任赵英仁清楚记得该名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强阳性!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该患者感染严重,其痰液中新冠病毒含量之高,超出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检测设备的最高上限值,“那一刻,我的神经紧绷起来”,赵英仁说到。应急响应立即启动,专家团队随时应战,生命之战已经打响。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的一个特点是轻重症转化迅猛,病人从起病到进展为出现缺氧等重症的时间约为一周。这个病人的病程进展验证了报告的推论。虽然第一时间就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病毒治疗,但病情仍然在持续性加重,甚至出现了呼吸衰竭。“疫情发生后,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是诱发炎症风暴的重要介质,其正常值是<7pg/ml,但这个病人的IL-6最高达到了694pg/ml,充分说明病人体内正在发生炎症风暴,控制不好,会进入多脏器衰竭的状态。”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李满祥说。

医疗团队决定为患者上第一台机器——无创呼吸机,以改善其低氧血症,缓解其症状,经过观察,病人情况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呼吸、心率一度出现起伏大、速度快、频次短的状况。医院再次组织全院会诊,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经过治疗后一度曾有缓解,但情况依然得不到明显改善。血液净化团队随之介入,蒋红利主任根据患者液体负荷较多、体内微环境紊乱的情况,创新性提出进行杂合式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以清除炎症细胞因子,并带领团队密切监控,随时调整方式和剂量。

“我见的病人多了,但这个病人在气管插管后的表现,还是让我的神经紧张起来”,副院长刘青光说。

2月9日,星期日,晴,病人气管插管后第3天。

心外科主任闫炀:临危受命,定当不辱使命。

凌晨2点,副院长刘青光看到“危重患者救治群”里不断上传患者病情照片,病人心率急骤下降,60次、40次……同时血压也在下降。30多年的从医经验提醒他,问题很严重,需紧急进行处置。

一线医生根据指令紧急联系心外科主任闫炀汇报病情,“患者肺部损害明显,双肺大量渗出,严重影响呼吸氧合功能。尽管已经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的缺氧症状仍不能解除,心率、血压难以维持,病情危急,命悬一线……”刚做完一台急诊主动脉夹层手术踏入家门的闫炀,二话不说就往医院赶。

专家团队在现场研判,此时要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只能上ECMO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抢救垂危生命最复杂、最顶尖的医疗技术,它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危重症急救水平。在闫炀的周密布署下,ECMO团队很快组建完成。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救治小组,勇敢地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凌晨3点,战斗打响:消毒,铺巾,腹股沟与颈部穿刺,置入导丝,依次扩皮,克服面屏起雾、手套厚重、操作不便等重重困难,顺利完成ECMO管路置入,凌晨4点,设备成功运行,患者在ECMO的辅助治疗下血氧饱和度很快升至100%,血气分析提示缺氧改善,心率、血压平稳,呼吸机供氧浓度也逐渐正常,成功了!

2月21日,星期五,晴,病人上ECMO后第12天。

四人战斗小组:我们不轮换,要继续战斗!

此时,患者已是“三机联动”(呼吸机、ECMO、CRRT)的状态,需要在频繁操作的同时密切记录患者的呼吸机、监护仪、ECMO管路、有创血压监测、CRRT等各项管路的数据,实时反馈给专家团队。单靠ECMO救治小组已然不够,关键时刻,医院组建了由4名医生和24名护士组成的危重患者床旁治疗小组,随后又拓展到8名医生51名护士,医生组由重症医学科刘红娟教授牵头,护理组由感染科杜粉静护士长牵头,对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密切监护。为了一名患者的救治,这样的配置和投入,史无前例!

此后的日子里,小组的战士们每天都要穿着层层的防护服、佩戴头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进出重症病人的病房,“因为口罩和护罩的原因,我们行动起来会有种窒息感,在里面呆久了全身是汗,衣服经常由内到外的湿,汗都流到嘴里了”,小组成员肝胆外科ICU医生李娜回忆道。

ECMO开机第12天的时候,领导提出要把最早投入战斗的4名核心成员换下来调整休息一下,但是他们毅然表明要继续坚守,不轮换休息。“说实话,这几个年轻人对ECMO的管理专业度太强了,别人很难替代,而且他们担心交给别人的话,会让更多的同事遭受感染的风险。没办法,我们只能再补充进去两名一线医生,让他们尝试合理的调配时间,保证救治的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面对这些年轻的后辈,我真的是很感动很感动,他们有担当,技术过硬又勤奋好学,真的很为我们的年轻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刘青光副院长感慨地说。

2月23日,星期日,多云,病人上ECMO后第14天。

胸外科主任付军科:应该是气胸,试穿一下。

下午3点,连接危重病人身体的各种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心律快、呼吸快,循环系统再次出现波动,床旁医生报告:“病人可能发生皮下气肿了。”情况紧急,各科专家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一路小跑赶到“指挥部”。

此时病人的情况非常糟糕,氧合、氧分压一直在掉,二氧化碳分压持续走高,心率加快。大家意识到,如果这个状态不及时纠正,病人可能会因为心律、呼吸长时间的增快导致缺氧、耗氧的状态,紧接着恶性心律失常诱发房颤房扑等,只要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就会造成当场死亡。

胸外科主任付军科反反复复看着病人的胸片,“两个肺的纹理都能看见,无明显的肺压迫表现啊!”指挥部的人也开始冒冷汗,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病人等不起了。付军科站了起来,“就在左侧二肋间,咱们试穿一下吧!”收到通知的床旁医生开始进行穿刺,另一边的护士拿着手机将现场情况实时反馈,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抽出来五毫升气体,的确是气胸!”信息传到指挥部,立刻派经验丰富的邓超医生进场操作,为了这场战斗,大家付出的太多了,绝不能因为一个气胸导致功亏一篑。赶到床旁的邓超再次为病人置上气胸管查看出气情况,如履薄冰地将气胸管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保证气胸管通畅又不能太深,防止气胸管伤到其他脏器。经过仔细观察,抽出的气并不是很多,大家长舒一口气,幸好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场外,影像科主任杨健将胸片与最新的穿刺情况联系起来,判断这是纵隔气肿,气管破的地方没有在肺边缘,不会有太明显的肺压迫。气胸管已经放置,证实病人的气胸情况目前不致命,但其氧合差、二氧化碳分压高、心率快等问题还是环环相扣。根据场外专家意见,床旁小组不断调整液体量、吸氧浓度、镇静镇痛,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凭借所有人的努力,数据一点一滴地恢复,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所有人的心被整整“吊”了十几个小时,而在床旁战斗的邓超已经连续工作了近48个小时。长时间未休息,加上精神高度紧张,邓超自己也出现了心慌、心率加速。其他队员看着眼睛充满血丝的邓超,赶紧劝他尽快做个心电图,可千万不能倒下。邓超苦笑回应着,转身去了休息室。

2月26日,星期三,阴转小雨,病人上ECMO后第17天。

指挥部:不行就电复律。

凌晨12点,突然下起雨来,伴随着雨声,患者的心率突然增加至150次/分钟。床旁小组队员快速进入隔离病房,给予患者利尿、降心率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经过紧急商议,指挥部决定,关键时刻上电复律除颤。

事发突然,手头没有能同步电复律的机器,只有一个非同步的,处理室颤可以,处理房扑不行。护士长一刻未停,二半夜奔波协调同步除颤仪到现场。除不除?决心真得很难下,因为除颤一旦复率不成功,心率恢复不过来,就需要高频率按压抢救。等不得了,指挥部下了除颤的决心。然而奇迹在此刻出现,正当治疗小组准备充电要除的时候,病人心率自己一下子降了下来。拿着手机的护士赶紧照到监护仪让大家看,“复律了!”指挥部一片沸腾。

“因为我们一线很给力,短时间内我们的液体管理、包括药品等调整得非常到位,帮助病人又渡过了一关,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又赢得了一次与死神的较量。”刘青光副院长难掩兴奋地回忆到。

2月27日,星期四,中雨,病人上ECMO后第18天。

心外科医生邓超:终于找到出血的“罪魁祸首”。

一大早,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床旁护士,发现病人口腔内出血比以往严重,在进行胃管回抽时发现胃管里也有血。大家都担心是消化道出血,因为这意味着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发生紊乱,会大概率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

应用ECMO治疗时,需要应用肝素抗凝剂以防血栓的形成,但出现了疑似消化道出血的状况,为了避免引起大出血,治疗小组被迫停用了肝素。此时,找出出血的“元凶”就显得格外重要,医务部副部长同时也是消化内科专家的李红霞立刻通过视频指导床旁小组围绕消化道出血进行操作。

但随后病人的情况又不太像消化道出血,因为病人血色素不是很低,大便没有明显的黑便,肚子也没有明显的肿胀,胃管里抽出的血量也不多。原因在哪儿?随后口腔科、耳鼻喉科的专家也来会诊。救治小组的邓超医生在场外指导下,用可视喉镜打开患者的口腔查看时,发现病人的舌尖、下唇都随之出血。反复查看后,发现左侧的颚弓部有个非常明显的出血点,出血速度很快,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到血液积到病人咽腔里,终于找到胃管里回抽出血的“罪魁祸首”了。找到了出血点,再半蹲着用纱布小心翼翼的填塞,一个小时过后,血终于止住了,病人又挺过了一关。

2月29日,星期六,晴,病人上ECMO后第20天。

床旁救治小组:就是要敢于创造不可能。

病人上ECMO20天了,考虑到原来的膜肺使用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专家团队决定给患者更换新的膜肺。换膜肺就意味着从多根管道的固定到血流动力学监测需要全程兼顾,等于把身体大部分血抽到体外,再次输送。整个过程中,床旁救治小组要在夹闭多条管道的同时剪掉旧膜肺换上新膜肺,中间哪怕有瞬间的停滞,都可能造成血栓的形成、胀气的堵塞。大家不负众望,默契配合,不到一分钟就换好新的膜肺。

此时,指挥部下了一个更加考验人的命令,为了让患者更好地排痰和通气,要把患者从仰卧位换成俯卧位。病人全身插了9根生命之管,翻转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牵一发动全身,造成循环波动危及生命。巨大考验下,救治小组6名成员,像一支乐队的演奏者一样,把每一个动作都当做合奏的音符,在队长的统一口令下,一步一动,整齐划一,所有人咬紧牙关,全神贯注共同发力,顺利地将病人翻转,病人只经历了短时波动就迅速恢复。“成功了!”大家的双腿在打颤,却笑得非常灿烂,这是团队协作的完美结果!

3月8日,星期天,阴有小雨,病人更换膜肺后第8天。

杜粉静护士长:与爱同行,让我们更有力量。

救治这个全省最危重的病人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各种抢救已经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护理组的姐妹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夜以继日,难得休息。三八妇女节当天,尽管大家都纷纷向一线的战疫女神送上各种花式祝福,但护理姐妹们依然要为抢救患者生命而战斗。小组成员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韩娟说,“每次轮班进病房,要在6个小时内完成12种药物的注射和许多精细化操作,强度非常大。为了做好防护,我们每个人要佩戴有很多插管、造型特别像‘猪鼻子’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进病房,时间长了很憋气,压迫也重,脖子真的是受不了。即便如此,大家也都咬牙坚持着。”

护士长杜粉静说:“护理姐妹们其实特别乐观,也特别有爱,没有人叫苦叫累。今天女同胞过节,我特别把换休的姐妹招呼到一起,聊聊天舒缓一下情绪。我给大家看她们戴着‘猪鼻子’的照片,有人说,哈哈看着好像小猪佩奇啊,把大家逗得呵呵直笑,笑着笑着就哭了……”

3月14日,星期六,晴,患者再次更换膜肺后第2天。

患者女儿: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内心的感激,衷心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前一天,患者再次更换了膜肺,所有人没有一丝懈怠,依然在竭尽全力。今天,是患者上ECMO后的第34天,有点意外地,医院收到一封患者女儿的来信:

“各位医护人员,你们好。

我是贵院收治的一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女儿,我的母亲自2月5日因确诊新冠肺炎住进感染科重症室,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因为疫情防控严格,作为儿女我们无法行孝病床前,心中除了愧疚便是无尽的恐惧,家中每个人都如坠深渊般绝望。然而,40多个日夜、1000多个小时,是那么多科室、专家和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用专业、真诚和大爱给予我们抚慰和希望,多次会诊不分昼夜,多次抢救无惧风险,多方协调不厌其烦,多人值守废寝忘食。虽然母亲的病情还未出现明显转机,但我们都看到你们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用尽全力改变母亲生命的航舵。

虽然防护服遮住了你们的样子,但我们心中能看到你们熬红的双眼、消瘦的面孔;虽不能当面聆听病情反馈,却隔着手机屏都能感受到你们随病情而来的焦急、喜悦和难过。我们深信,你们一直在倾尽全力,一刻也不曾放弃。我们全家向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感恩天使情怀“疫”路守护,感激医者仁心专业陪伴。”

为了救治这名全省最危重患者,医院成立了由刘青光副院长牵头、多学科专家参加的救治团队,从药物抗病毒、激素抗炎到加用中药内服、灌肠治疗直至输入1200cc康复期患者血浆,从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CRRT到ECMO,从4人ECMO小组到4名医生24名护士床旁救治小组再到8名医生51名护士的超强战队,从45次院内专家会诊、3次全省大会诊到先后连线张文宏教授和李兰娟院士,穷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资源,先后6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已经成功转为阴性。

“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交大一附院作为医疗行业国家队的职责使命。通过这名危重患者的救治,我们可以看到一附院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更可以看到一附院人危急时刻的职业担当和大爱情怀,这些都是我们最终战胜疫情、护佑百姓健康的坚强基石”,交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坚定地说到。

原文刊发于三秦都市报秦闻客户端

报道链接:https://qinwen.sanqin.com/amucsite/pad/index.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detail/8475737?site=2

文字:一附院 王睿
图片:一附院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