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一院一品】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1-02 15:44 浏览量: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而加强文化建设的核心便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张迈曾书记多次强调:“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党委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西安交通大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条》《西安交通大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加大对学院建设的资源条件支持力度,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更是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交流座谈。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不仅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前沿,还是西安交大文化软实力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重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文化建设对于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对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引领全校师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师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步形成了“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学院文化氛围。

坚持“在马信马”,涵养文化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在革命实践中的认真抉择,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崇高信仰和奋斗目标,是推进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在学习研究中应掌握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方法。在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交大马院始终坚持“姓马”的本质属性,坚定“信马”的精神追求,并努力让“行马”成为矢志坚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政联席会首要议题,作为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班子成员每月召开一次理论学习分享会,通过精读原文,悟透原理,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聚焦中心工作,认识问题,狠抓落实。年均开展各类形式的组织生活100余次,其中理论学习80余次。每年选派40余名优秀党员、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赴延安、井冈山、“两弹一星”、红旗渠和遵义等红色基地开展实践学习。各支部分别结合课程教学奔赴企业、社区开展专项调研,实现党员培训学习全覆盖,通过实地研学,达到入心践行、知行合一,铸牢理想信念之基。

思政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主渠道,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学院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实施方案》,把“三进”工作细化为进教案、进课件、进讲授、进讨论、进作业、进试卷等“六进”。2018年开始在“形势与政策”课以专题形式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于2019年秋季,组建了由23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教学团队和15位研究基础扎实、教学效果突出的优秀教师组成的本科生教学团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坚持“在马研马”,淬炼文化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尤其要走在前列,切实担负起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长期以来,学院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的优势和传统,聚焦重点,凸显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承担了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题研究,建设了数个实力雄厚的科研平台,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影响广泛的科研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等四个省级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并先后建立与中央编译局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基地,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签约开展学术合作,与陕西省委统战部共建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此外,还于2019年1月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并在2019年5月召开第243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与信息化建设”专题培训班。

主持国家社科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刘儒教授主持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研究”项目、燕连福教授主持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卢黎歌教授主持的“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工作目标研究”项目获批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项。出版著作49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及以上论文250余篇。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纸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理论阐释文章200余篇,其中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学习、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表理论阐释和宣传文章60多篇,李永胜教授获评“人民网理论频道2019年度‘十大好声音’”。

坚持“在马言马”,升华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把牢建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学院及时组织专家、学者对“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和阐释活动,打造了“北斗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交叉学科论坛”“青马问道”等品牌讲坛,形成了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自觉承担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使命,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开展多层次理论宣讲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2016年至今,学院共选派6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省委和学校宣讲团,深入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西迁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宣讲500余场。学院指导学生社团“筑梦社”开展微宣讲活动90余场,足迹遍布11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全国受众逾万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原创文章。2019年9-10月,学院开展“迎接七十年,诵读新时代”师生诵读活动,摄制5期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主题诵读的视频节目,并受到了“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新媒体已成为学院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渠道。

坚持“在马用马”,践行文化追求

学马、懂马、信马,就要自觉用马。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从来都不是教条,它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觉在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上下功夫,将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学院注重引领学生主动将正确的理论向实践进行转化。2019年11月,以“新中国70年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举办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引导青年学生聚焦马理论学科,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在学术实践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学院于2017年成立理论类学生社团——马列读书社,以专家解读、学生分享学习马列经典著作心得作为品牌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理论水平、领悟中央精神、理解国家政策,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学院还注重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学思用的贯通与知信行的统一。定期组织青年学生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延安革命老区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先后在三原县鲁桥镇、西安市高陵区、延安市吴起县等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近年来组织百余学生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扶贫调研、楷模采访、12市区暑期见习等,让理论研究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基层,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此增强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意识,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锻炼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从强化认知、有效传播、推动践行、示范引领上下功夫,不断深入推进营造“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学院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把牢建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大学生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之才。

文字: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