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大获得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第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08-19 19:03 浏览量:

8月16日至1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成功举行,交大学子以团体总分全国第一的成绩夺得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团体奖奖杯。

本届竞赛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共有来自全国8大分赛区的3393支队伍参赛,最终评选出132所高校的1300余名学生带来的400件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参与总决赛。参赛作品覆盖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七个参赛方向。经过总决赛激烈角逐,评审专家严格评审,技术竞赛类共产生研电之星3名、一等奖67名、二等奖98名、三等奖111名,最佳论文奖14名。商业计划类产生一等奖18名,二等奖31名,最佳路演奖3名,最具投资价值奖3名,最佳答辩奖3名。

西安交大获奖名单

研究生院(电信学部)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室负责大赛的校内组织工作,通过积极承办西北赛区宣讲会,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有58支队伍成功报名参赛。在校内选拔阶段,邀请电信学部吴胜利、宋永红、赵加坤老师对参赛队伍逐一答辩评审;在西北赛区和总决赛阶段,吴胜利老师为参赛队伍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最终,西安交通大学获得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最佳论文奖和1项最佳答辩奖,以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最佳团体奖。

研究生院历年来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设立竞赛工作室、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承办竞赛以及经费支持等措施,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本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一等奖获奖队伍简介:

团队:电力守护者HVI321

获奖等级:技术类一等奖、最佳论文奖

学生作者:夏昌杰、王彬、王思云、段然、谢佳成

指导教师:董明,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团队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检测的低成本的局部放电可视化巡检方案,针对局部放电对电力设备的绝缘系统老化、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为电力设备离线、带电或在线的局部放电检测提供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团队:飞纳科技团队

获奖等级:技术类一等奖、最佳论文奖

学生作者:赵政、刘书瀚、黄冬冬、任家睿、李擎宇

指导教师:李江涛,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飞纳科技团队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功解决了包括传统电路无法兼顾输出指标、经典传输线变压器理论存在局限在内的诸多技术难点,可以应用于等离子体牙医、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废气处发动机点火助燃等领域,作品的输出参数灵活可调,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潜力。

团队:西安泊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获奖等级:商业计划书一等奖、最佳路演奖

学生作者:陈勉诺、张琪琛、谢智敏、同晨辉、陈新宁

指导教师:相里六续,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西安泊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室外移动机器人、深度学习算法与物联网技术,提供AI+IoT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公司聚焦在AI+化工赛道,已经完成从端到端、软硬件到算法的全系列自主研发产品体系搭建,致力于推动安监领域的自动化、系统化与高效化。主推产品为Pioneer化工安监巡检机器人,为国内首个以化工安监为主题的自主移动机器人。

团队:Doctor Transformers

获奖等级:技术类一等奖

学生作者:张大宁、赵浩翔、朱晓光、何春应、安丽璇

指导教师:穆海宝,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团队成功研发的宽频域介电响应测试仪,实现了复杂电磁环境与时变温度环境下宽频域、高电压、高精度、低温漂的绝缘介电特性快速测试,解决了现场油纸绝缘电力设备介电谱测试慢、抗干抗能力差、测量精度低等技术难题。彻底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该类产品的垄断,成本大为降低,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团队:午夜星空下

获奖等级:技术类一等奖

学生作者:付海生、雷博、闫昊昱、杨凯峰

指导教师:梁峰,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团队基于光固化的3D打印机系统最大特色在于两点:电路板设计自主可控,集成度高,控制精度更高,运算速度更快;上位机软件拥有独有支撑系统,能够自动和自动进行模型支撑添加;超快的切片速度,普通模型能够实现秒切;自动进行光强均匀度补偿算法,使得成像均匀可控;内置矫正算法,纠正形状畸变,使得模型精度更高。

团队:思锐迪创新团队

获奖等级:技术类一等奖

学生作者:王超、江智慧、张梦瑶、李晓冉

指导教师:宋佰鹏,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介绍:团队基于介电功能梯度理念,构建介电参数空间非均匀分布的d-FGM绝缘结构,以优化电场分布,可以在不增加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固体绝缘的沿面耐电强度,从而促进设备小型化,同时降低绝缘破坏的发生率,作品涉及新材料及新的制造工艺,是一种绝缘设计理念的变革。

文字:研究生院 电信学部 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室
图片:研究生院 电信学部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