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禾经济研究中心的主页,与校徽比肩而立的是一轮金灿灿的小太阳,犹如一颗金色的幼苗即将破土而出、绽放光芒,它便是金禾中心的标志,代表着金禾创始人“学贯中西、实学治国”的初心,亦引领金禾师生在学校“二次西迁”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实干创新,奋力推进一流经济学科建设。
深化国际战略合作 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机制
自创建以来,金禾中心始终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从1997年第一届双学位研究生入学,2007年第一届经济学博士生毕业,2008年首设本科试点班,到2017年首批港澳台生和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慕名前来求学,金禾中心在数次的创新实践中摸索出了符合交大特色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动交大经济学教育与国际接轨,产出累累硕果。2018年,金禾本科试点班约47.8%的毕业生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QS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留学深造,进一步提升交大经济学科的全球影响力。
随着创新港建设逐渐进入攻坚阶段,金禾中心持续发力,依托创新港科技高地带来的新机遇,谋求国际合作资源,加速推动学校经济学科建设“转型升级”,以培养出真正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经济学复合型高端人才,为创新港内涵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为此,金禾中心于2017年开设全套研究生英文课程,2018年与国际权威行业协会CFA(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新加坡管理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多所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签订硕士/博士项目直通车合作协议,设立“Pre-master+CFA”培训项目,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复合型高端经济学人才夯实基础。
2019年,金禾中心拟搭建经济学课程群的智慧教育平台,推进交大多校区经济学课程资源共享和学生学习情况在线跟踪,打造适应“一校四区”建设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同时将继续深入推进海外高校合作项目,争取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海外经济学硕士双学位合作项目,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提升金禾学子的学位“含金量”和综合竞争力,力求将金禾中心打造成为国际经济学教育示范中心,为构建创新港经济学科发展新格局筑牢根基,为交大经济学教育的“腾飞梦”蓄力前行。
瞄准世界前沿 推动经济学研究理论创新
在“海外引进为主,自主培养为辅”的队伍建设模式下,金禾中心的科研力量主要来自19位常任师资和60余位海外访问教授,90%以上教师拥有海外一流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
近年来,金禾中心聚焦当前世界形势和社会热点,大力扶持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医疗健康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等方向理论创新,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2018年,金禾中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1项,争取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横、纵向课题到款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攀升,获SSCI收录8篇、CSSCI收录19篇。
2019年,金禾中心将着力落实“跑5”任务,争取更多科研合作资源,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策略,聚焦发展短板,强化理论经济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着力提升交大经济学研究综合实力,以期为创新港搭建一个更具前瞻性、更加全球化的经济学研究平台。
跨越海峡两岸的家国情怀 引领金禾人筑梦向西
时光倒回至1997年,当时的中国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经济学人才十分稀缺,发展现代经济学教育迫在眉睫。
恰逢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渐紧密,一次偶然的机会,时年45岁的台湾学者郭誉森教授结识了西安交大原党委书记潘季教授。听闻交大尚未建立经济学院系,早已决心投身中国经济学教育建设的郭誉森教授立即决定从台湾迁往西安,与胡春田教授、潘季教授、寿纪麟教授一同全力筹建西安交大第一个高层次经济学研究基地,为其取名“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岁月荏苒,郭誉森教授的满头乌发如今已铺满银霜,不变的是他忙碌在教学一线的身影和那颗坚持立德树人的本心。于金禾中心的师生而言,郭誉森教授是“海峡两岸一家亲”的践行者,引领金禾队伍团结友爱、携手拼搏,更是“二次西迁”征程上的“引路人”,激励金禾师生无畏困难坚守梦想,全身心投入创新港经济学科建设。
在郭誉森教授的引领下,金禾中心青年教师主动参与创新港物理空间规划方案设计,通过多次前往创新港实地调研建筑特色、反复征询金禾中心师生意见,查阅大量资料梳理海外一流高校建筑空间规划特点以作借鉴,最终设计出“功能保障、高效利用、动静分区、科研为重”的物理空间规划方案,助力金禾中心在西迁新征程上迈出新的坚实一步。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金禾中心将着力培养兼具国际化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经济学高层次人才,加速推进一流经济学科建设,在创新港的广阔舞台上为交大经济学教育描绘崭新蓝图,助力交大梦展翅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