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办理工作的一组数据:
提交提案76件,最终立案31件,建议38件。截至2019年3月7日,所有提案已经办复。
根据立案提案办理反馈结果统计,满意27件,基本满意4件。
有问有答,有提有办。这份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一场场深入的推进,一次次认真的反馈,离不开学校相关责任单位的辛勤付出和扎实落实。
3月22日,西安交大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五届工代会四次会议召开,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档案馆荣获十届三次教代会提案承办先进单位。
这项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举措?又收获了哪些成效?
将提案与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多出实招
每一个提案的背后,凝聚的都是教职工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和担当。而全力办好这些提案,则是提案承办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拿到“加强对A+学科全方位支持,促使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这个提案之初,学科办第一时间深入分析了提案提出的原因。“提案背后,反映出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学科办主任别朝红表示,对于A+学科建设,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为此,学科办从平台、资源等方面将学校现有做法进行了归纳,传递信息,加深了解。
在提案承办中,学科办将其与部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这不仅是A+学科建设的问题,而是全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学科办会同有关单位调研了13个学院,深入分析了学校各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并对每一个学院和学科逐一进行短板分析,帮助学科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双一流”建设方案落实。
别朝红表示,未来围绕学科建设全校“一盘棋”,将从建设经费、物理空间、招生计划等方面,向学科汇聚资源,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而对党委宣传部、档案馆来说,“让西迁精神在交大校园师生中发扬光大”“保留传承西迁精神历史痕迹,加强老教师历史实体物品的收集、展览和宣传”的提案,也是各自部门的工作重点。两部门充分汲取提案建议,围绕中心工作精心部署:
学校成立了西迁精神研究中心、西迁精神宣讲团,举办“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选树西迁精神新传人……一项项举措扎实有力。
128场宣讲报告会,覆盖现场观众近4万人;6场全国巡回报告会,4场全省巡回报告会,覆盖现场听众1.2万人,网络听众6万人,相关话题阅读量1150万人次……西迁精神的研究越来越深,西迁故事的传扬越来越广。
档案馆于2018年开展西迁文物收集工作,如今交大西迁博物馆内展出的2077件教学、科研相关的实体物品,是对这个提案承办效果最好的回答。
多部门协同作战,汇聚合力
“能切实办好这项工作,绝对不是我们一个部门的功劳,而是各部门共同发力,密切合作。”档案馆馆长赵大良的一席话,说出了其中的关键。
赵大良告诉记者,对于西迁史料和实物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档案馆一直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之前西迁实物收集的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没有足够的意识,这种氛围还没有形成。”赵大良说。
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全校师生倍感振奋鼓舞,西迁精神弘扬的氛围更浓了,宣传的力度更大了。
抓住这个契机,档案馆和宣传部密切配合。宣传部同志采访宣传的同时也会留意和传递西迁实物收集的相关信息,档案馆及时跟上。在这种循环中,越来越多的师生对西迁实物的保留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宣传部和档案馆还共同承担了中国科协的西迁精神采集工程,“还有校友关系发展部、离退休办反复发动师生校友,形成合力。现在我经常能接到大家的电话,都是提供有关西迁实物的线索的。”
对于学科办来说,提案的回复也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别朝红认为,做好提案工作要抓住三点:一是不能回避问题;二是要能够举一反三,围绕提案结合本部门工作进行拓展;三是要多部门协同作战,与提案单位也要保持密切沟通。
借着提案办理的契机,学科办牵头将研究生院、科研院、人力资源部、财务处、实验室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起来,在回复的同时,共同谋划未来学科建设发展。
借力提案改进部门工作,贴心服务
每一条提案的承办,对本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将办理提案与提升本部门工作能力相结合,认真研究改进措施,提供贴心服务,不约而同地成为三个单位一个共同的追求。
学科办在承办提案的同时,与提案代表团保持密切联系,提供贴心服务,比如对其学科建设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反馈,帮助随时掌握学科建设发展状况。
档案馆在发布征集办法之后,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工作方式。对每位捐赠人,档案馆都会赠送一份由馆长亲手签名的收藏证,有时还会制作一本关于捐赠物的精美画册,供捐赠人日后翻阅。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捐赠人感受到我们的用心,让他们捐得更放心,感觉更温暖。”赵大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