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工作启动会举行,会议对近期学校出台的一揽子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并对下一步落实工作进行了部署。郑庆华副校长、席光副校长,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主管外事工作副院长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四聪主持会议。
郑庆华副校长对学校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工作背景作了介绍。他指出,2019年将是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国际化建设任务,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年。目前学校在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师资国际化水平不高、全英文课程数量少、国际化管理水平不高等短板,下一步工作要坚持“一流目标,项目驱动,统筹资源,绩效牵引”的基本原则,以构建良好的国际化育人体系为重要抓手,以“送出去”和“引进来”为主要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以“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形势与策略思考”为题作报告。吴宏春分别对美国、日本、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对比,并指出,未来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应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大学使命,把国际化列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策略,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作为抓手,把支撑环境条件建设作为重点,把“送出去、引进来”作为前期投入,促进我国高校乘国际化建设东风进一步发展和强大,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为支撑学校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工作的顺利开展,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国际教育学院在充分征求意见、反复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牵头制订了一揽子文件。
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首先对《西安交通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方案》在全面实施“一体两翼”国际化战略,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育人与科研环境总体目标下,从显著提升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学生的质量与规模,建成较为完善的国际学生培养与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设立了近3年具体目标。学校以按类建设国际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大中国学生“走出去”和国际学生“引进来”力度为重点任务,制定了“将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纳入导师遴选条件”“设立海外访学奖助金”等八项具体举措。龙建纲要求学院、相关部门和研究生导师作为《方案》实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为落实《方案》中按类建设国际研究生培养体系这一重要举措,从统筹国际教育资源,强化国际研究生过程管理,实现培养资源显著扩增的角度出发,研究生院联合国际教育学院出台了《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研究生按类培养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从招生、奖学金设置、培养方案制订、全英文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日常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如何实施国际研究生按类培养进行规定并提出要求。龙建纲表示,国际研究生按类培养是要将知识要求相似、专业研究相近、使用英语接受学历教育的国际研究生按照统一的培养方案进行全英文培养和管理。按照“能细则细、不细则宽、共享课程、个性发展”的原则,各学院、学科要根据自己国际研究生招生数量、全英文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等情况决定学科类的划分。
研工部副部长蒲亮对《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海外访学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介绍。为加大中国学生“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学校设立了海外访学奖学金,对海外访学或实习一个月以上,取得优秀成果并按期回国的学生进行奖励。
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宋玉霞介绍了学校出台的《西安交通大学思源国际学生奖学金实施细则》.为加强对优秀海外生源“引进来”的吸引力,学校按照对丝路国家和地区和发达国家国际学生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布局,分类设置年度奖学金名额。
国际处处长贺长中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了介绍。为助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学校正在逐步建成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在拓展学生交流项目方面,已与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境)外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140项。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全球校园资助计划”等项目;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促进国际交流由学生个人行为转变为学科行为,由学生主导转变为教授指导,以学生的联合培养为抓手促进科研合作。下一步,学校将从建立国别研究中心、加快学院学科国际评估、培养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等方面考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水平。
席光副校长对学校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目前学校已形成良好的国际化育人氛围,在下一步政策的贯彻落实中,要加大对国际化育人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多方筹措设立各类国际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要发挥人文关怀的优势,做好体制机制建设。各部门要积极协同配合,齐力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