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西迁前辈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以爱国、忠诚、奋斗、奉献为主的西迁精神。60多年过去了,西迁精神像大树一样扎根黄土地,随着时代发展更加枝繁叶茂。西迁群体奉献至今,西迁故事感动至今,西迁精神薪火相传至今。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重要的精神标识和价值指引,激励着新一代知识分子不断谱写新时代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新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陕西日报于12月11日-12月16日推出《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特别报道,摘编如下。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说: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这个年代,如果有人在读到这段话时激情澎湃,那其中必定少不了西迁人。
历史的推进从来都有迹可循。
60多年前,数万名知识分子,在国家需要时,在时代选择中,背起行囊,毅然决然来到大西北,用激情、智慧、热血、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赞歌。
一批批西迁人、一代代奉献者,远离故乡、舍家别亲,不计名利、无问西东,挺起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坚毅不屈的脊梁。他们中有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也有人默默无闻,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段峥嵘岁月。
西迁人的奋斗史,是一部共和国知识分子的英雄史诗,更是西迁人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史中所熔铸的精神力量、信仰之光!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在陕西,在西部,在各行各业,西迁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从上海到西安,大树西迁,谈何容易!而西迁的交通大学却没有落下一堂课、没有耽搁一次实验。
当年作为独子的卢烈英,将老母亲托付给姐姐后,转身西行。他记得,许多交大人当时在上海都已经有了事业的根基、家庭的牵绊。西迁,就意味着放弃和从头来过。但他们中不少人将位于上海繁华地段的房产,无偿或低价交给国家,抛家舍业,向西出发。有的人不光自己踊跃报名,还动员大家庭里的成员,扶老携幼,举家西迁。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这是当时交通大学老校医沈云扉西迁时写下的豪迈诗句。
沈云扉是上海名医,西迁时已经66岁,是西迁中最年长的人。当时交大校长彭康劝他“年纪大了,就留在上海吧”,但是老先生执意随校西迁,还把自己上海的房子捐献给学校当作联络站,带着同为校医的侄儿、侄媳,毅然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60多年前,有许多普通的人,拿着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因为那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踏上了千里西行之路。这一别,就是一个甲子。
60年,改变的是曾经年轻的容颜;60年,不变的是一颗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西迁人将个人理想汇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追梦征程,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壮丽诗篇。
奋斗让理想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长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这是西安交大校歌中的
歌词,更是西安交大人不懈的奋斗目标。
钱学森的老师、被誉为我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先生,听闻交大西迁的国家号令后,坚决要求到西部来。当时,钟先生的夫人正卧病在床。他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便随着西迁大军,风尘仆仆,只身来到西安。他吃食堂、住宿舍,千辛万苦亲手建起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电机实验室。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西部科教事业,临终时还嘱咐儿子,要把骨灰埋入他钟爱的黄土地。
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交大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说过:我们交大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去考虑。
1958年,汪应洛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上海举家西迁,将自己的一生投入管理工程的教育与研究中。他率先在国内推动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完善了我国管理学科的体系结构建设,在国内最早提出从工程师中培养管理人才的理论,成为管理科学领域公认的大家。他不止一次可以回到家乡上海,也曾有机会调往国家部委,但他一次次选择留在西安,这一待就是62年。
汪应洛院士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但在学生眼中,他仿佛从来都不知疲倦,总是扑在科研和教学一线。汪先生患有结肠癌,深受病痛折磨。但他每次住院,只要病情稍微好转,就开始在病床上工作,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病痛。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辈树立了奋斗终生的“西迁榜样”。
真正的英雄,活在时间的深度里。
郭烈锦院士带领研究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带来能源技术的深刻变革,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何雅玲院士被称为女“拼命三郎”,学生们说她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学者叶凯破译鸦片罂粟封存亿万年的基因密码,为造福人类健康打开了新的“天窗”;学者许领应用黄土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成果,为黄土高原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T细胞生物学研究组掌门人张保军,书写了属于中国的卓越业绩……
这长长的名单,是奋斗者的集合,是奋斗经历的浓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理想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根、生长,这是西迁人和他们的传承者用毕生经历为历史留下的回响。
一种伟大精神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饱含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无论空间怎样转换,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西迁群体共同熔铸的西迁精神,穿越历史、地理的经纬,在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
西迁精神如一棵大树,在西部的土地上,根系深扎,枝繁叶茂。
西迁精神是一面旗帜,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高高擎起,汇聚力量。
“每一次‘小我’与‘大我’的博弈,都包含着牺牲与奉献”
1956年9月10日,交大举行西迁第一次开学典礼。台上,一声高亢的秦腔劈空响起,西迁的交大人深切地感受到,这将是他们在这片黄土地上崭新的开始。
“西迁对每一个交大人都是一次‘小我’和‘大我’的博弈,这其中都包含着牺牲与奉献。”这是一位在西安交大西迁纪念馆参观者的感触。
西迁老教授们舍小家、为国家的风范,深深影响着青年一代,也使得西迁精神在一辈辈交大人中间书写下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管晓宏,有着新一代交大人传奇般的人生。他不到15岁就进了建筑公司,当过民工、乐队乐手和三个工种的工人。他在工地挖过管道沟,锯过大木方,开过塔吊,车过法兰盘,经历过文工团生活。靠着自学,他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取了清华大学。
1985年,管晓宏从清华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也没有去可以拿高薪的沿海地区,而是选择到西安交大任教。
初到交大时,管晓宏所在的相关学科云集了众多享有盛誉的西迁老教授。这些他以前在教科书和文献里看到过名字的人,如今成了朝夕相处的先生,他们的人格魅力,让管晓宏敬由心生、十分钦佩。
上世纪80年代末,管晓宏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西迁前辈们全力支持他,嘱咐他早日学成回校,报效祖国。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研究能源电力系统优化。凭借在母校清华和西安交大打下的基础,他很快发现了关键问题,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及每年数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引起国际同行高度重视。
此时,管晓宏面临人生中一个重大选择:如果留在美国工作,年薪10万美元;如果回国任教,每月工资300元。但他还是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西部。
回到西安交大后,管晓宏从头做起。西迁前辈们不仅全力支持他,让自己的研究生加入他的团队,还举荐他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放手让他按照国家需要和国际学术前沿水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20多年来,管晓宏一直在一线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和课题组提出的能源与电力系统安全优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获得了节能增效的重大成果。他们研究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与防卫系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清除了多个威胁严重的“僵尸网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管晓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像管晓宏一样,抛下国外优渥生活回到西部、放弃沿海城市优越条件坚守西部的人,在西安交大何止少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迁精神新传人。
2017年,西安交大组建科技扶贫博士团前往贫困山区。得知这个消息,管理学院博士生林舒进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正是他学习最紧张的时期,但他忘不了刚进交大时,上的第一课就是西迁精神。那些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西迁故事,那些创造了交大西迁传奇的鲜活面孔,深深地打动了他。
2017年7月,林舒进来到位于陕南秦巴山区的贫困县平利县,在离县城最远的正阳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大山里交通不便,这位土生土长的广东小伙子,经常要走上几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贫困户家。
有一次,天降暴雨。林舒进和村干部为了通知偏远处的村民防范山洪灾害,不顾一切,冲进了瓢泼大雨中。平日里3个小时就能走到的地方,那天他们走了近5个小时。当浑身泥水的他们赶到村民家里时,这家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赶紧给他们烧火取暖。
3个月的第一期挂职就要结束了,林舒进看到贫困群众为农产品滞销急得唉声叹气抹眼泪,就主动申请留下来参加第二期扶贫工作。他挂职平利县电子商务办副主任,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他和西安交大科技扶贫博士团联合十余家企业,组建平利县扶贫产品众创联盟,组织研发了15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正是这样一种满腔赤诚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的奋斗勇气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许许多多的西迁精神新传人。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途上,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崇高使命中,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的奋斗历程里,建功立业新时代,将西迁故事一代一代讲述下去,将西迁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与事业相辉映,与时代共奋进。
树大根深的西迁精神啊,你的光辉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