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直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这是招生办副主任吴梦秋在和同学们交流时常说的一句话。出生于1978年的他,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时代滚滚前行的大潮中,他凭借一份坚持与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梦,并且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继续为更多人的梦想而努力着。
追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一时间,神州大地风雷激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恢复高考而从湖南中部小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们,给封闭落后的家乡带来了新世界的冲击。“1985年我住的地方才装上电灯,却听那些外面上学的大学生说,城里早就看上电视了,我就无比羡慕。”年少的吴梦秋被外界的日新月异深深震撼了。“从那时起,我的内心就有了一个强烈的声音——走出去,上大学,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但是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很快读中学的吴梦秋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上中专还是念高中考大学。中专毕业包分配,上一个中专当一个中学老师就成了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学生的最佳选择。“家里也希望我去念中专早点为家庭分担,但是大学梦深根在我的内心,不愿意轻易放弃梦想,于是我就带着疑惑去找了老师,他认为我数理化成绩优秀,应该去读高中考大学,我更加坚定了继续自己梦想的信念。”
1996年正值读高二的吴梦秋再次遭遇了选择的难题——南下打工还是继续学习。这一年家庭经济压力陡增,姐姐考上大学,弟弟也“不合时宜”地出生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当时经济形势一片火热,村里的青壮劳力都涌向广东。一边是打工热潮和亟待分担的家庭压力,另一边是怀揣已久的大学梦,到底选择哪一边?吴梦秋苦苦思索后还是毅然选择了后者,“我跟父亲说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如果没考上大学就去打工。”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吴梦秋发奋图强,在一边读书一边帮工的状态下完成了高中最后一年的学习。有志者事竟成,这一年的高考吴梦秋最终以598分(达到同年清华录取分数线,高出交大录取最低分7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
启航,交大引路不忘初心
大学生活的新气象,给吴梦秋带来了勇敢逐梦的动力和改变命运的决心。本科期间,他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坚持学习不放松,确保学习成绩始终位于班级前列。同时,利用自己的数理化强项,进行课外辅导学生,实现了生活费和部分学费的自给自足。硕士期间,吴梦秋继续刻苦攻读计算数学专业,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被组织发展成为共产党员。此外,还担任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兼年级辅导员,荣获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更当选碑林区人大代表。
交大给吴梦秋提供了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他也开始关注教育热点和与此相关的社会焦点问题:“我在带队社会实践时,发现陕南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他们的教育困境亟待解决;我在审议政府报告时,发现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教育发展的红利,但老百姓最期待也最难满意的仍然是教育的选拔和公平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后,城市的家庭收入持续提升,对孩子的教育也愈加重视,而农村家庭通过孩子的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自身求学的经历和矢志教育的初心,让吴梦秋在感恩交大学习的同时,开始立志从事教育工作,思考和服务高等教育。他在硕士毕业后,选择了留校工作。回忆起当年的决定时,他说:“教育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有决心将自己的所学反哺给这个职业,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获得帮助。”
钻研,招生选拔助力青年
工作之后的吴梦秋,热心钻研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做学院辅导员时,他根据学生们的特长与兴趣,实践青年学子的分类指导与帮扶。在教务处工作时,他开展有关基础课教学手段、学风教风、C9高校本科交流等大量有关人才培养的实践调研工作,撰写研究论文并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在教育部和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的借调期间,吴梦秋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有了更深的研究,全面参与了陕西省高考自主命题工作,并就高考制度改革问题,走访了多个省份进行调研。在招生办工作后,他将前期的研究和实践转化为招生宣传与咨询,帮助指导了无数家庭和考生,使他们在实现大学梦的征程中获得助力。
十多年的专兼职招生工作中,吴梦秋走访了全国十多个省份的近百所中学,举办招生宣讲会数百场,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国家和地方媒体,在宣传交大招生选拔政策的同时,为青年学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坚实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让更多的学生走更少的弯路,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向着自己既定的理想目标而努力,既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吴梦秋的招生咨询,总能获得家长们的充分信任,受到学子们的高度认同。
吴梦秋说,“四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国的招生考试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当前,各省都在陆续开展招生考试模式的新探索,我们要汲取国外招生考试综合评价的经验方法,继续完善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特色的考试选拔机制,为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高校出谋划策。让招生选拔工作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回馈,梦想激励继续前行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万千学子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四十岁的吴梦秋,在自己不惑的年纪,经常思考的是他的职业反馈与人生反哺。他时刻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希望通过自己兢兢业业工作,设身处地解读,为有梦想的学子引路,为追逐梦想的青年助力。
“高中时候我去河里游泳,校长担心我的安全,会偷偷跟在后面看着,这些默默付出都是在我高考之后知道的。” 只要时间允许,吴梦秋都会回到母校中学,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去启迪学子,引导孩子们走一条正确的追梦之路,让更多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交大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奉献的西迁精神,我的梦想征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师、父老乡亲的指导和帮助,我能做的最好回馈,就是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前行,如果我的工作能带给学子们梦想和激励,那我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就值得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