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陕西日报】推进平台建设 开创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格局

——西安交通大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18-11-21 09:05 浏览量: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团队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求助信。瓦芮来自马达加斯加,通过不懈努力成为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她立志重建故乡马达加斯加地区的古气候记录,并将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条件,瓦芮的论文陷入了困境。偶然间,她惊喜地在网络上发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团队,就有她需要的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于是,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程海教授发去了一封求助信。

2015年10月,瓦芮如愿以偿来到中国,在西安交大人居学院的院级平台上,使用上了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完成了所有样品的定年和稳定同位素测试工作。与此同时,程海教授团队为瓦芮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所感动,不仅完全免费为她提供实验平台,还为她提供了在西安的部分生活费用。离开时,瓦芮给实验室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目前,瓦芮已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在以色列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瓦芮的故事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工作的一段佳话。

大型仪器设备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型设备规模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闲置浪费现象,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文件,推动高校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西安交大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的问题,实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释放科技资源,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物联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5年前,我负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预约使用和管理,凌晨4时就有学生拿着小板凳在实验室门外开始排队了,10分钟就约完,没约上的同学还得去约其他的扫描电镜。”西安交大材料学院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员郭生武回忆,以往学校大型设备的预约使用是个“老大难”问题。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散布在全校三个校区的50余栋楼宇。师生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要分别前往不同学院的设备管理员处登记预约。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学生还需去不同的单位结算测试费,设备管理员要不定期地催交测试费,工作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如何提升设备开放共享的工作效率,释放各类人员的工作负担,成为西安交大推动设备开放共享面临的首要难题。2014年,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建设了跨部门集成联动的“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系统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管理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业务深度融合,实时对接学校财务、科研、人事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打破了仪器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壁垒难点,实现了共享使用过程中授权预约、登记统计、计费缴费、绩效评估等全部业务的在线流转。

学校资产处和财务处共同担当“银行”,为每一位用户设立信用额度。全校设备先使用后缴费,所有测试费用通过遍布校园的自助机扫码结算,彻底改变原有业务繁琐、效率低下的历史状况。面向社会公开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规则、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信息,开放时间段内,校内外所有用户先到先得,兼顾公开、公平、公正与实效。每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国家有超过3万人次通过系统获得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而瓦芮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购前统筹论证优化资源配置模式

谈到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西安交大大型设备共享管理中心主管孙宇举了个形象的例子,“以往学校各个单位购置大型设备,都是各自在额度范围内规划采购。经费统筹力度有限,相当于只能各自买一辆自行车,还不一定天天骑,效率低不说,买回来还要维护保养。而现在资源由学校统筹,相当于大家一起买了一辆小汽车,使科研成果产出更多、更快,除了校内各单位按需共同使用,空闲时还可以开放共享给社会科研单位。”

2015年起,西安交大逐步实现了所有经费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购前统筹论证,每年统筹论证设备超过1.5亿元。三年来,在论证会现场,学校将30余项高性能计算需求全部进行统筹,并分步建设了首个校级高性能计算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计算能力已经超过300万亿次/秒,已成为陕西省高校目前计算能力最强的高算中心。

“从学校角度来看,没有追加一分钱的投入,同样的经费购置了计算能力更强的设备,由我们的专业人员维护,环境场地也利用了学校的现有条件,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高算中心工程师杨帆评价道。

实体平台建设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张磊教授从美国回到母校,并专注于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冷冻透射电镜是该领域研究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但是当时西北地区还没有冷冻电镜,由于冷冻电镜的投资量巨大,单一学科很难承担,经过西安交大分析测试共享中心联同生命、物理和化学3个学科共同努力,共同投入1500万元购置了西北地区第一台冷冻透射电镜Talos F200C,由平台统一管理,广泛用于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为生命、生物、医学、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软物质结构分析开展特色服务。

“学校建设实体平台的机制特别好,可以共享、公用,很方便地约上冷冻电镜实验时间,还有专人维护帮忙做实验,时间、成本都得到了节约,大大提升了实验效率。”张磊口中的平台就是西安交大正在大力建设的大型仪器设备校级公共实体平台。

西安交大将建设校级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列为五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并作为深化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体质改革的重要抓手,写入学校“十三五”规划纲要之中,规划了8个校级公共平台,涵盖通用型大型仪器设备需求。3年来已投入上亿元,完成了分析测试共享中心、生物医学实验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的一期建设。借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契机,还将完成包括风洞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加工中心等一系列校级平台建设。公共实体平台将成为支撑西安交大学科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支撑条件。

机制体制改革破解存量设备开放共享难题

“随着高校基础科研装备的建设和水平逐步提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西安交大分析测试共享中心主任高禄梅表示,高校在推进存量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实际困难,例如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短缺、实验技术人员配置不足、开放共享积极性不高等。解决现有的大量存量设备开放共享问题必须解决资源统筹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政策疏通、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调动、运行维护资源盘活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过程。

2017年起,西安交大在广泛调研和多方沟通的基础上,启动了院级平台改革。全面施行存量设备的平台化管理,指导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体系,推动设备有偿服务、成本补偿。通过政策红利的释放,解决了基层单位开放共享的实际困难。同时严格规范开放共享程序,通过绩效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立,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西安交大大部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完成了院级、专业级平台改革,超过300台大型设备主动交由院级平台管理,设备开放共享从被动要求向主动争取转变。

最近,西安交大分析测试共享中心刚迎来成立一周年的“生日”,来自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成功经验。西安交大将紧密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充分释放优质资源的服务潜能,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文字:高禄梅 孙宇 朱萍萍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