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认定结果的公示》,经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厅推荐、专家遴选,西安交通大学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第一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高校,传承项目为秦腔。
自2016年获批全国首批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支持高校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立足于西部厚重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学校团委牵头负责,教务处、宣传部、秦腔博物馆、人文学院以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项目协作部门通力配合下,依托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秦腔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工作:通过开设全校艺术类通识课程及小学期秦腔理论与实践课程,为提升全校本科生的文化素养打造多层次课程平台;通过聘请国家一级演员邵英老师担任戏曲社专业指导老师、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托秦腔艺术工作坊,开设“流派传承班”、打造原创歌曲《不吼也秦腔》、开展“秦腔人物化妆造型漫谈”活动,坚持对秦腔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在深入挖掘秦腔史料基础上,出版《秦腔老照片》纪实书籍,开展丰富社会实践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通过开展秦腔进学校、进社区系列活动,实现资源的多维互动,辐射普及秦腔教育;通过将秦腔文化引进校园,推动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赴外专场演出,开展海内外艺术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新媒体创新展示平台,充分展示基地成果,促进秦腔文化资源开放共享。
2018年7月,教育部对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23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基地进行考核,将近两年的建设情况作为正式列入传承基地的重要依据。此次获批第一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不仅是对西安交通大学在秦腔艺术传承与发展工作上的肯定,也是对全校师生、校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激励,更有助于推动秦腔文化在交大、整个陕西乃至全国的传播。西安交通大学秦腔传承基地将借此契机,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打造特色校园秦腔文化,完善学校总体文化设计;重视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对秦腔类文化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大传承创新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真正让秦腔艺术依托秦腔基地焕发新的活力,使承载民族文化的戏曲艺术薪火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