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

西安交大西迁新传人:爱国奋斗 建功立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日期:2018-11-08 17:42 浏览量:

 

马忠:亦师亦友引路人 真信真爱践履者

“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号召下,面对建设教育大国、科技强国的战略需求,作为西安交大的一员,我们要充分发扬‘西迁人’的深厚家国情怀,以‘作物以成长回报沃土、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的满腔热情,以‘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的职业精神,以‘给学生一杯水,必须先有一桶水’的职业要求,以‘传好接力棒,再写新篇章’的责任担当,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报学校的厚爱!”这是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第二个西迁纪念日大会上马忠教授的发言,这段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他从教多年的心声和期盼。

马忠教授(右二)与学生讨论课题

马忠现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

倾心教学 深入浅出

在投身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研究之前,马忠攻读了哲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等多个学科的学位,多学科知识为马忠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学术研究外,课堂教学也是立身之本,用马忠的话说,即“教学是科研的‘第一生命力’”。

“坚守教学一线是责任、更是义务。”在西安交大,马忠先后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多门主干课和公共课,从事理论研究的他笃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课堂上注重授课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就是解答问题”是他秉持的理念,基于此,马忠总结出了以“话语创新”为鲜明特点的讲课思路——在深度分析教学文本的基础上,打开第二文本的广阔空间,采用微叙事方法、对话式教学等手段,使教学过程更立体、更鲜活、更生动。

在马忠眼里,教材有如一件未雕刻的美玉,他习惯带着一种“工匠精神”的细致入微对其分析研究,于细微处以小见大。“文本阐释学是我的科研内容之一。”科研过程中,马忠会形象地把自己比喻为一名医生,拿起文本研究这把“手术刀”,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阐释。他时常说:“教材是打开知识世界的一把钥匙,它给了我无数个线索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育的基因密码。”在文本阐释学的辅助下,他的文本研究让教材变得更加立体、更具启发性,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内涵。

“马老师的课堂生动形象,既有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也有学理高度的阐释,我们听课更是如痴如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安着吉回想起马忠讲完“当代科技发展”这一专题后,还有很多理工科的学生联系他希望加到马忠的微信。“马老师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出发,运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开阔的视野给听课的学生提供了多种思考问题的视角。”

正是在课堂中与学生的心灵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动有趣。渐渐地,马忠的课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争相前往旁听,大家纷纷表示,“马老师的课我们听了还想听”“马老师的课有干货、有激情”。

潜心研究 教研协同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马忠尤为强调教学和科研的协同发展,他表示,教学是科研的途径,科研是教学的环节,“要把每个教学问题当作科研问题来讲解,做到‘教学推着科研跑’”。为此,他努力将教学方法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也正是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独特认识,让马忠的学术研究能够不断取得突破。近五年来,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等各类课题共13项,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在此期间,他也积极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发表期刊论文60余篇。

时刻关注热点问题的研究是马忠从事科研的一大特色。2018年西安交大因西迁精神而备受全国关注。“西迁精神正是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使命与责任,更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带着对西迁精神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感情,他着力从历史文化、大学精神等多方面阐释西迁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尽可能把西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梁肖说:“在和马老师一起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马老师能从学理层面为我阐述西迁精神的本质与内涵,由此让我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也让我更震撼于西迁精神背后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马忠十分注重在构建师生一体的学术团队中培养学生,让学生拥有“高思维品质”和正确的立场观点是他教书育人的目标。博士生郭艳曾谈到:“马老师会从多学科的交叉角度帮我分析问题,他常常引入哲学、历史学等很多学科的观点来启发我思考,让我在迷茫中豁然开朗。”

在他所指导的学生眼中,马忠既是严师,更是慈父,为此,深夜工作也成为他的一个“日常安排”。博士生李园园回忆到:“每当我们在微信群里提出各种问题后,马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解答,哪怕是在深夜,马老师也会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地进行问题阐释。他还时常在深夜为我们修改论文。”

在马忠的指导下,近年来他的学生拿到了若干中央高校业务费项目,并且部分学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学业指导之外,他还带领学生深入西部民族、农村地区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教学科研之外的马忠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马忠还时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他曾入选省级讲师团成员,每年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宣讲60余场。此外,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还经常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这些事情都是我想做的,也是我愿意做的。”马忠表示。

亦师亦友引路人,真信真爱践履者。“信仰是一种行为,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真正有价值”,这是马忠时常提到的一句话。作为西安交大的一名思政课骨干教师,他始终在身体力行,以西迁精神为指引,站在学术前沿,不断瞭望,不懈攀登。

 

吴锋:在国际学界唱响中国声音

翻看吴锋的履历,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多次闪耀着他的身影:国内最早从事报刊出版发行问题研究的学者,最早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总理新闻发布会的学者……成长在东南沿海,扎根在祖国西部,吴锋不断跳出舒适圈,以多元化的身份积极对接社会需求,始终以实干实绩探索新知。

吴锋教授(中)团队

对他来说,不论是做科研、带学生,还是瞄准社会发展需求攻坚克难,从来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根植于内心的使命和追求,始终激励着他勇攀学术高峰。

向西再向西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

向西再向西,是镌刻在吴锋十年执教生涯中的轨迹,他先后在武汉、苏州等高校任教。2016年,他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执教,回望自己的“西迁”历程,他言语间尽是坦然与坚定:“很多人不解,认为我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工作在南方,为什么要在已近不惑之年到西安安家、工作,我心里清楚,西部是开创事业的宝地,更是需要人才的热土,有机会能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是时代给予我的宝贵机遇!”

“和62年前老一辈交大西迁人相比,我的经历不值一提。能在西安交大这片老一辈知识分子奋斗过的地方工作,是我的荣幸,也给予了我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科研道路上,吴锋始终坚守“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把成果送出实验室”。他先后主持武汉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研究、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江苏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等项目,始终面向社会治理、城市发展的痛点难点,聚焦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出版了著作《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这是国内首部从大区域视角研究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专著,获得“江苏省社科精品成果奖”。

吴锋时常叮嘱学生:“做科研要能上能下。向下,把根扎在基层,深入走访调研;向上,着眼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问题所向,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先后参与过国际项目、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区县级项目的学者,在他看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科研工作的不二法门。在他主持的10余项省部级课题中,多项研究成果免于结题或直接被采纳,其中一项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二等奖。

凭借产业发展政策规划领域积累的经验,吴锋为相关政府规划作出了积极成果,充分发挥智库作用。2017年,他陆续申请到陕西省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曲江新区等多个科研项目,累计撰写研究报告30余万字。

“在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下,拥有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的陕西,如何将其有效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这是始终萦绕在吴锋心头的问题。为深入了解陕西的旅游资源现状,他利用休息时间跑遍了陕北、关中等地,深入旅游景点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景区管理人员、游客等深入访谈,分析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撰写研究报告,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个版块、四个配套”的空间布局战略等对策,受到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

从国内到国外 中国身影勇立国际学术前沿

“中国传播学者既要扎根中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勇立国际学术前沿,发出中国声音!”这是吴锋在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上掷地有声的发言。

这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行动。近年来,两会期间总理新闻发布会上的记者选择机制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吴锋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学者向国际学术界介绍总理新闻发布会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学者的“失语”对国际学术话语权、国家形象的传播极其不利,在国际舆论场上经常出现一些不友好的舆论与揣测。他以记者提问的内容、情感取向等为切入点,开始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研究,先后发表多篇国际SSCI论文,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国家级新闻发布中记者选择机制的认知空白。

近年来,吴锋发表中文论文近百篇。其中CSSCI论文30余篇,多篇被国内外权威刊物转载。他曾连续两年出席传播学领域顶尖国际会议(ICA)年会并作报告,向国际学术界传递中国声音。

“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学术支撑条件的障碍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成果走向国际舞台的‘拦路虎’。那时,我就在想能不能集结一批学科内SSCI国际发表的高产作者互相交流取经,使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被国际学术界听到,更多参与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举办一场“干货满满”的新闻传播国际发表专题论坛的想法在吴锋心里萌芽。

2018年1月6日,由吴锋发起、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和社科处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专题论坛”举办,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百余名学者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会上,他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将中国大陆传播学国际论文发表的现状、进展及趋势娓娓道来,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面对“新闻传播学以国内发表为重还是以国际为主”的争议,他笃定地认为:“新闻传播学诞生之初就是‘舶来品’,自带国际化基因。一流的新闻传播学者要追求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的双丰收。同时,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选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目前新闻传播学缺乏国际话语权,必须积极推动学术成果‘走出去’。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发表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每一位中国学者的使命。”

 

李江龙:我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经金学院的青年教师李江龙来交大两年多时间,就已主持承担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以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Energy Economics,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等SSCI和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出版著作《中国的能源转型:环境治理约束视角》,研究成果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8年3月,李江龙入选西安交大第四届“十大学术新人”。对于学校给予的这份荣誉,李江龙充满感激。他反复表示,身边优秀的老师有很多,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只是在努力做好分内的事情。

科研:越投入越幸福

在李江龙看来,科研能力是可以在长期努力中培养的,但需要不断投入。“投入的过程中你会逐渐找到科研的‘感觉’,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美妙的。”

因为热爱,李江龙可以暂时屏蔽一切杂念,每天数小时坐在书桌前,一点点将研究结果和脑海中的所思所想付诸指尖。“这一系列过程是对注意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李江龙说,“有时候真想电脑一扔,再也不写了。但终归还是割舍不下心里那一点追求,又寻寻觅觅下一个灵感,继续循环这个过程。”

因为热爱,面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李江龙总是会快速调整心态,重新梳理研究思路。发文章遭到拒稿是难免的,但李江龙从不觉得沮丧,他认为从论文投稿到刊发的过程,是一个把关、督促和检验的过程,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往往会帮助撰稿人找到忽略的要点,启发新的思考角度,让撰稿人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刻。“不能害怕拒稿,更不能因此怀疑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这对研究人员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了,是一个痛苦但是在促进自己成长的过程。”

目前,李江龙将研究焦点集中在能源价格财税体系改革。“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希望对中国新一轮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能源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利用价格、财政和税收等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发展清洁替代能源,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师:多倾注多付出

入职以来,李江龙主讲产业经济学等课程。在他的心中,教师这个职业神圣而庄严,要倾注全力,一丝不苟。课堂上他严谨认真,全心投入;待学生他宽严相济,亦师亦友。就业升学、学术写作、专业知识学习等各个方面,他也不厌其烦,给予学生多方面指导。

学生每当提起李江龙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李老师课前准备很充足,PPT页面简洁,看起来很舒服。他虽然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是博学多识的他总能够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令我们非常钦佩。”

目前,李江龙已经开始作为导师培养研究生了。这件事让他非常兴奋。最近他也在思考,如何把学生带好,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拓展科研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来交大求学,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家人的殷切希望,我作为导师,一定不能辜负学生,也不能令他们的家人失望。”李江龙说。

此刻的李江龙,正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非常珍惜这段宝贵经历,不断向顶尖学者和同仁请教学习。他表示,创造留下历史印记的新贡献是2018年全体交大人的奋斗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交大人,但李江龙来校后听到许多关于西迁的故事,深为感动。他说,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奋斗拼搏,同时也离不开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作为一名学者和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所建树,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科研的目的不仅仅是突破一个个理论难关,更重要的是希望最终的学术成果能够投入到实践中,并且可以为社会带来改善、为国家作出贡献;教书育人的目的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强科研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对于学者来说,如果钻研学术并为之奋斗终身是毕生追求,那么爱国奉献就是支撑这一奋斗历程的精神支柱。爱国情怀与心系社会的使命感,为科研过程带来了许多奋斗的动力与乐趣,并让人更加深入严谨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李江龙说,“作为一名教师,希望自己能做好团队和学科建设,让我们的研究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载于2018年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

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201811/t20181108_4772161.shtml

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201811/t20181108_4772152.shtml

http://www.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201811/t20181108_4772160.shtml

文字:毕晓楠 杨重阳 梁丹 张玥 马玉芳 胡晓楠
编辑:程洪莉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