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西安交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以“认识100位老师”“阅读100本经典”“听取100场报告”“参加100场活动”为内容的“四个一百”育人行动,将文化传承融入育人全过程,努力建设底蕴深厚、境界高雅、开放包容、创新活跃的校园文化,打造师生高度认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使学校成为传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读经典滋养学生大胸怀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长期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的精神成果,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自2016年起,西安交大便开始酝酿“百本经典”书单,其间经过了“专家推荐经典”“三万学子选经典”等一系列调研工作,整合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并围绕学生的成长轨迹和特点,打造出了具有价值引导、智慧启发、成长辅助作用的“百本经典”书单。从《共产党宣言》到《孙子兵法》、从《时间简史》到《社会契约论》,100本涉及古今中外,覆盖理工、艺文领域的经典书籍,成为交大学子的精神食粮。
4月,“百本经典”书单的发布,拉开了西安交大2018年度“四个一百”育人行动的序幕。发布会上,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指出:“‘人文交大’应该成为学校的一个‘标签’。交大的学生要能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与此同时,西安交大多措并举,营造“书香交大”氛围。学校通过设立“百本经典”阅读专区、开展师生共读共享、开设“读经典”通识类选修课、举办“阅读指导会”、开展“晒书会”、建设“新媒体阅读”平台等系列举措,助推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校还在新华书店曲江书城设立“百本经典”专柜,引领社会阅读风尚。
阅读“百本经典”是西安交大推行“四个一百”育人行动的一环,对探索具有交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帮助青年学子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滋养精神世界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家国情怀开阔学生大格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是西安交大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个一百”育人行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100本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文化先贤产生共鸣;认识100位老师,在求学征程中向师长看齐;听取100场报告,在奋斗历练中与榜样并肩;参加100场活动,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行。“四个一百”育人行动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激发青年学子家国情怀,开启了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新篇章。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的精神旗帜。以西迁精神为主题的读书会、微宣讲、诗歌朗诵会、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是学校的“招牌活动”,是交大学子“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典型缩影。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就要扛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要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微宣讲团成员于翠洁在基层宣讲时这样说。
除此之外,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知识竞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青年主题团日、“品读马列经典,传承五四精神”青马团校培训班、“重温西迁情,奋斗新时代”主题教育、“青春正好,歌声筑梦”五四青年节合唱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展现了西安交大青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精神风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四个一百”系列活动通过价值引导、协同育人、淬炼校园文化品牌,引导学生知行兼修,不断强化青年学子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高端平台培养学生大视野
近年来,西安交大凝聚智慧,搭建思想引领大平台。西安交大鼓励学生听取100场报告,引导他们关注时事热点和学科前沿;认识100位老师,推动学生与诺贝尔奖得主、教学名师等建立“亲密联系”。这些举措,在大学生的思维构架及知识体系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培养了学子的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
2016年至今,先后有近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西安交大交流,数十位海内外名家受聘为西安交大荣誉教授。目前,西安交大每年举办时政类高端论坛、专业类经典论坛、文化艺术类经典论坛、读书类经典论坛、大师系列报告、创新创业类报告等品牌讲座300余场。
学校通过网络专栏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搭建实验室开放日、特色工作坊等多种平台,开展师生下午茶、学业辅导沙龙等多种活动,促进师生紧密联系,保障育人工作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曾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胡杰是西安交大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他将自己取得的学术成绩归功于在人生重要关口邂逅的两位导师。他说:“卢天健教授对我进行战略上的指导,徐峰教授和我亦师亦友。从他们那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搞科研,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西安交大以全面多维育人为重点,将学生教育引导工作贯穿到育人全环节中。除科研导师外,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老师等“知心伙伴”也与学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心中的良师益友”“老师教我那些事”等主题活动,助力校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西安交大坚守大学精神高地,传承交大人爱祖国、尚科学、重实践的文化基因,促进文化繁荣,引领价值方向,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载于陕西日报2018年7月15日头版
报道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0715/html/index_content_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