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创业之星”选拔赛举行。
进入决赛阶段的132个项目、超过300名师生代表,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苏俊良、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胡海宁、西安市科技局创业服务处处长王胜军、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以下简称“投盟”)副理事长李金平、倪莉芸,北京视记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秦鹏等10位投盟专家,陕西西咸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局局长王军平、建行西安长安路支行副行长张建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宫蒲玲、西安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徐伟、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双创办公室负责人谢飞、西交一八九六孵化器董事长、一八九六创业基金创始合伙人魏长青、硅谷云石基金合伙人陶用、中科创星基金合伙人段喆、上海谦石基金合伙人张延杰等15位地方专家,以及西安交大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研究生院、校团委、就创中心、科研院、校友部、科技园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小华主持开幕式,本届大赛由西安交大创新创业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承办。
郑庆华副校长表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重大工作,唯有紧密团结社会、企业的力量,积极汇聚各方资源才能有效开展。围绕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这一主题,郑庆华副校长从“社会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进行创新”两方面进行解读,并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大学阶段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强大的团队、卓越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应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体会学以致用、创业成功的成就感。
胡海宁处长回顾了西安交通大学在往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希望广大师生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弘扬西迁精神,使青春梦和中国梦同频共振,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智慧与才干。
王胜军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创业是创新的延续。大众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希望各界承担社会责任,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发展。
李金平副理事长从投资人角度解读大赛,他表示“互联网+”大赛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投盟将继续鼎力支持,与学校共同挖掘孵化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大赛掠影
金奖团队和评委专家合影
进入决赛阶段的优秀项目分为8组进行为期两天的项目路演、一对一深度辅导、导师对接以及冠军争夺,评审专家们从创意创新、商业模式、团队组成、PPT制作、答辩技巧等方面对各参赛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指导。经过激烈的角逐,“微虎符管家-领先的保险大数据服务”“金刚模-高端热作模具的红色之路”等13个项目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创办的全国性赛事,今年举办的第四届大赛已经有来自全国2100余所高校的近50万个创业项目参赛,直接参与学生160万人次,目前已成为中国大学生第一品牌大赛。西安交大以该项大赛为抓手,着力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自3月起,学校成立了由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校团委、研究生院、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科研院、校友部、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的工作组,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教学中心具体落实。在全校各学院和相关部分的通力协作下,共有来自在校和已毕业5年的学生为法人或者负责人的526项创业项目报名参赛,主赛道参赛项目450项,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76项;参赛项目覆盖了所有4个参赛组别以及7个参赛行业类型,共有2630人次报名参赛,经过两轮网评遴选出132个项目参加决赛,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大赛的参赛项目已成立公司23个,获得超过1亿元投资或投资意向。
本届校内赛决赛的成功举办,反映了交大在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大任务、四项举措”的“一二三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积极进展,在打造具交大特色的实践教学,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竞赛和项目为驱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催生创新创业成果方面持续发力。同时也是西安交大-投盟的深度合作,加强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在“投盟+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后端产融界资源,与高校一起探索提升双创工作效能,改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的路径,打造产教互动与创新创业融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的长效合作机制,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格局,探索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新模式,对创新实践育人方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力争成为全国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创业的模式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