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扶贫办近日公布全省2017年度联县包村扶贫考核结果,西安交大扶贫工作再传捷报。在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联合对10个市、480个省级参扶单位派出的扶贫驻村工作队和1136名扶贫挂职及驻村干部进行的年度考核中,西安交通大学多个单位和个人获评优秀等次。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评优秀省级包扶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驻平利县西河镇磨沟村第一书记缑文恩,驻平利县汝河村第一书记侯丛利获评优秀省级单位第一书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西河镇三合村工作队员师社会获评优秀省级单位驻村工作队员。
这是西安交大扶贫工作队多年来不忘初心、扶贫攻坚的又一可喜成绩。在去年安康市和平利县的“七一”表彰中,西安交大扶贫团缑文恩被评为安康市脱贫攻坚优秀工作队长,梁维进、杨爱被评为平利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交大人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有关思想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对扶贫工作共同支持和关心的结果,更是一附院、二附院、口腔医院、资产公司、社会教育处、附中、附小、后勤保障部、继续教育学院、基金会、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校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实验室处等参与扶贫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2016年,校党委组织部、扶贫办等多部门高效联动,向平利县派驻挂职副县长和18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扶贫干部经常翻山越岭艰难跋涉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高山地头成了他们的“新办公室”。他们撰写调研报告,制定帮扶目标,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体项目,为平利县全面实现小康、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作出切切实实的贡献,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包村扶贫的这些成绩是学校坚决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侧面。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施甸县、陕西省定点帮扶安康市平利县以及陕西省“双百工程”结对帮扶榆林市横山区扶贫任务。在学校资源有限、扶贫任务重要求高的背景下,社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积极行动,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用创新突破资源限制,用整合调动社会资源,在每个帮扶点中都拿出实实在在的具体举措,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在施甸,全年支教师生40人次,培训师资602人次,援建学校2所;培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204人次,查房带教50多次;培训干部755人次,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6人次;举办劳务输出培训班20期,培训980人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1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40万元。扎扎实实的帮扶工作得到云南人民的认可,今年初云南日报以“用心帮扶 情暖大山”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在施甸的扶贫工作。
在平利,组织赴平利县调研、考察、落实项目等300余人次;受资助贫困生32人;实施帮扶项目3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4期,160人次;健康扶贫的“平利模式”被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健康报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报道;科技扶贫成果丰硕,粮食加工装备、绞股蓝冻干装备等4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落地;人才扶贫广受赞誉,博士扶贫团的工作受到平利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省委人才办肯定;产业帮扶不断创新,“红色引擎产业带动千万脱贫工程”“流动股权+保底分红”等脱贫增收模式成果初显,产学研基地研发的冻干工艺和设备预计年产值1.2亿元,冻干绞股蓝产业年产值预计6000万元。
在横山,虽然接到任务时间短,但学校迅速行动,制定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与横山区签订结对帮扶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半年多时间,赴横山区调研、落实项目等40多人次,开展帮扶项目7项,建立结对帮扶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个;捐赠共计185台电脑和IME3D青少年3D创新教育平台,并捐建幼儿园;组织两所附属医院专家义诊、培训,培训200余人、义诊500余人;组织志愿者调研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启动“爱智书屋”公益活动;联系校友企业为当地农业企业提供测土配方技术测试等科研支持。
下一步,扶贫办将以2018年扶贫工作布置会的工作安排为行动指南,逐一推动、逐项落实,用更坚决的行动、更踏实的努力助力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