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我是新传人】向西向远方 在雪域高原放飞青春梦想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8-02-13 09:10 浏览量:

4400公里,是陕西西安与西藏阿里之间的距离。4100多米,是西安与阿里的海拔差距。从西安到拉萨再到阿里,再翻越海拔4850米的狮泉河达坂才能抵达狮泉河镇——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所在地。这一路山高路远、氧气稀薄,处处是对人身体极限的挑战,然而对于青年医生张卫善而言,却是对援藏梦的追寻,“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春献高原,无为誓不归”,是新一代交大人用实际行动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白净清秀的面庞,温和又不失磁性的声音,待人低调谦逊又略显羞涩,是青年援藏干部张卫善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今年32岁的张卫善,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家乡安徽考入西安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医学求学生涯,赴藏前为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执行援藏医疗任务,期间任放射科业务主任。

2016年6月,当科室接到选派业务骨干对口支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任务后,张卫善最先主动报名,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个决定,放弃大城市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非要到人烟稀少高海拔的地区受罪。被问及为何会主动请缨援藏时,张卫善笑着说:“组织需要嘛,我跟领导表态如果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我愿意去援藏。科室的老师有的身体不好,有的孩子太小,有的是女同事,我是年轻党员,没成家没有后顾之忧,我应该站出来。”经过政审、体检等环节的考核,张卫善光荣地成为陕西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第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组的成员,赴雪域高原、“生命禁区”阿里执行援藏医疗任务!经过在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集训和拉萨的短暂交接后,张卫善于2016年7月6日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事必躬亲不惧寒 主动作为谋发展

阿里天气异常寒冷、干燥,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的60%。张卫善这一批援藏干部刚到阿里时,正值城区供暖改造大改建,全城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再加上阿里当地风沙很大,因此狮泉河镇常被漫天的黄色风尘所笼罩,出行一趟身上、嘴里都是沙子。每年五月之前的阿里都可以算作冬天,没有一丝绿色,只有狮泉河两岸的红柳枝孤独地生长着,“人间四月芳菲尽,阿里红柳春未发”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严重的高原反应,张卫善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深入开展医疗援藏工作的信念,在进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的第二天就立即投入到忙碌的临床工作中去。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持放射科疑难病例讨论,参与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平均每周签发及指导本院医师书写CT诊断报告90份、X线诊断报告240份,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当时,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是全国唯一一所未定级的地区医院,2016年8月,这座具有60多年历史的医院即将迎来“二甲”终审,然而医院和科室仍存在着很多亟需改进的问题。对于才到阿里医院支援一个月的张卫善来说,帮助科室准备“二甲”迎评工作是一次很好的了解问题现状、查漏补缺、规范管理、改进提升的机会。他不顾初到阿里的剧烈的高原反应,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连续工作三周,积极投入创“二甲”的工作。2016年8月,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评审。这其中离不开张卫善等援藏医疗专家的辛勤付出。

从无到有的创新 从有到优的改革

由于医院低年资医护人员较多,业务知识储备相对不足,为了提高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张卫善在完成科室临床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入带教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放射科医师“三基”培训,每周一次开设“放射科CME工作坊”,讲座内容主要为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像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共举办20余期,培训率100%。

2017年4月,阿里下起了近些年难得一见的大雪,天空阴沉,气温下降,空气含氧量也跟着降低,本来就缺氧的阿里更令援藏医疗队员难以适应,胸闷、气短、头昏、脑胀等缺氧症状加重。为使科室讲座不中断,张卫善带上吸氧管继续坚持为本地医务人员授课,敬业精神使当地医院同事深受感动。他还积极加强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的业务交流,受邀在医院“阿里大讲堂”上为全院职工培训“常见急症的影像学评价”课程,并在儿科进行“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等的授课,获得当地医院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17年3月,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会研究决定,张卫善被任命为放射科业务主任。在新的使命面前,张卫善更感责任重大,除了继续要干好的医疗、教学等工作,还要担负起科室管理的重任,而当时的阿里医院放射科在很多方面还处于“零基础”。张卫善积极引进一附院医学影像科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帮助受援科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各类技术规范,提升受援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补充、完善包括《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放射管理制度》《放射科基本工作制度》等在内的30多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CT、X线检查和报告书写规范,建立CT、X线报告模板及报告备份制度,督促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辐射安全制度,保护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他带领当地医院同事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和放射科现状,以科室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改变观念,优化流程,规范行为,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这一主题,从科室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新业务开展、绩效考核以及优化科室排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改革和谋划。面对既往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他从实际工作和员工切实利益出发,充分做好员工思想工作,通过全员不懈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环境的改变,工作回报的改变,学科影响的改变”的目标,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阿里地域广阔,医疗服务半径大,加之当地医院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加大了医疗资源不足与藏族同胞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能将阿里医院的影像科与内地高水平医院进行远程对接,使当地群众足不出阿里,就享受到内地一流的医疗服务,是张卫善来到阿里人民医院后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一次援藏,终身牵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利用春节回西安休假的时间,张卫善多方奔走、积极联系寻找项目,终于在一附院医学影像科、西安盈谷公司及阿里地区电信局的大力支持下,为阿里医院放射科免费搭建起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如今,该平台正在有序、稳定地运行中,实现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影像科之间的互通联系,能够进行实时、即时的远程会诊及影像诊断工作。

服务藏区惠百姓 精湛医术美名传

在忙碌的科室工作之余,张卫善还积极响应自治区卫计委关于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的号召,跟随援藏医疗队在阿里地区革吉县、日土县及札达开展了多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义诊和疾病防治宣传活动。在内地开展一次下乡义诊是件比较容易的事,但在藏区由于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天气变化大等因素,义诊队员需要提前一天或经历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才能到达位于偏远藏区的目的地,张卫善与援藏伙伴们一起,顾不上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马上投入义诊工作,使藏区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藏民们的善良、淳朴和对医疗资源的渴求深深地触动着张卫善的心。

2016年10月,放射科招聘工布阿达找到了张卫善请她帮帮自己的侄女——不到一岁的德吉卓嘎。小女孩出生在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父母都是特困牧民。十几天前,刚满10个月的小德吉卓嘎突患重病,在当地卫生院检查病因不明,牧民夫妇心急如焚。张卫善立即为患儿做了胸腹部X线检查,诊断出肠梗阻、支气管炎,由于患儿病情危重,张卫善积极协调内地的小儿外科专家,会诊建议开腹探查。鉴于阿里医院条件有限,无法实施抢救,必须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而从阿里转至拉萨的1万元救护车费是贫困的牧民家庭根本无法承担的。又是在张卫善的多方奔走联系下,医院同意免费为孩子转院。可怜的小卓嘎在拉萨住院治疗期间又并发了多器官功能损害,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患儿父母一度有了放弃的念头。张卫善得知后,一边劝家属千万不能放弃,一边想方设法为孩子筹集救治经费,通过微信、众筹,包括号召陕西省第八批援藏队员及微信朋友圈募集等一切方式,动员大家齐心协力为患儿筹集善款,最终小卓嘎成功接受了治疗,如今已康复出院。淳朴的患儿家长献上洁白的哈达,诉说着心中对援藏医疗专家真挚的感恩之情。

时光流逝,一年的援藏时光已近归期,阿里地委组织部、卫生局领导及人民医院的同事们为即将离藏的张卫善等援藏专家们精心准备了欢送仪式,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的礼遇才能表达阿里人民对医疗援藏专家的敬意!阿里地区组织部及医院领导这样评价张卫善——“克服困难,不计个人得失,以精湛医术为平安阿里、健康阿里、和谐阿里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12月20日,由共青团西安市委、市文明办和市青联共同举办的2017年西安市“追赶超越勇当先 青春逐梦新时代——寻找身边好青年”活动结果揭晓,“85后”援藏干部张卫善医生从众多参选的优秀青年中脱颖而出,荣获“西安好青年”称号!谈起在阿里援藏的日子,张卫善说:“一年的援藏时光,条件虽很艰苦,但当地藏族同胞豁达乐观的精神,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极大的激励;与阿里的山山水水,藏族同胞、援藏兄弟之间的情感一生难以割舍忘怀!希望曾经战斗过的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越来越好!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去阿里服务!”

文字:一附院团委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