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与发展西迁精神纪实:以梦为马 驰骋芳华
经历20世纪50年代交大西迁的部分师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园内
中国青年网西安2月10日电(代红玉 记者 高琦)告别繁华上海扎根古都西安,62年前的一场大迁徙,让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北黄土地上落地生根。这是一部开拓奋进、艰苦拼搏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以梦为马,报效祖国的贡献史。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62年的如歌岁月让西北地区的教育亮起了一颗璀璨明珠,一个甲子的风霜雨雪凝成了一个耀眼的铭词——“西迁精神”。
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伊始,习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对西迁精神再发感慨:“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时代决策:应国家之需 承发展之重
西安交通大学校门
1955年4月6日的晚上,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彭康接到高等教育部的电话,电话中他得知了一个重大消息——党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
彼时,朝鲜战争刚结束,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方针做出了调整,把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内地,紧缩沿海建设,重要工业内迁。事实上,支持内地工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人才的迁移。
尽管内迁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布,彭康已深感事关重大。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他便立刻召集校务委员会和党委会开会讨论。
“开了很多会,白天晚上不断的开会,把那么老的一个学校,师生员工那么多人,一下子迁到西安,很多思想工作要做。”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对此记忆深刻,他说:“雷厉风行啊,在中央决定了以后,我们执行的非常快,非常坚决。”
1955年4月中旬,时任交通大学总务长任梦林一行作为先遣队抵达西安考察校址。1955年5月,正值小麦灌浆时节,彭康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西安城墙东南外不远处的一大片农田中停下了脚步,此位置恰好处于唐代兴庆宫遗址范围内。大家欣喜激动,校长彭康当即拍板:这里就是日后交大的主校园。
1955年5月26日,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全校反响热烈。
“当时有很多教师以为西北是满天风沙,冬天滴水成冰,所以要迁校是有顾虑的。”西安交大教授吴百诗表示,从繁华的上海迁到西安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定,但很快全校师生还是达成了共识。
1956年1月,交通大学师生组成“西北参观团”现场考察。1956年2月9日,参观团在万言报告中写道:西北这几个城市的工业建设所给我们总的印象是数目多、规模大、技术新、速度快、资金省、干部缺。在参观后我们不仅亲身感觉到西北工业建设的宏伟,并且也更加感觉到了迁校西安的必要性。
西北参观团的报告很快传遍了交大校园,全校师生的西迁热情瞬间就被调动起来。1956年3月,电制五十三班全体学生提出“跑西安”的倡议,建议用上海到西安的象征性长跑来祝贺学校西迁,全体同学实际的跑步路程累计八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
“当时我们象征性赛跑,每天跑几千公尺,加起来就是跑到西安的距离。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总觉得将来西安是很美好的。”西迁教师王世昕回忆说。
就在这一年,交通大学要从上海迁往西安的消息在全国蔓延开来,一大批知识分子满怀激情地加入了西迁大军,一场轰轰烈烈的迁校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西迁乘车证
交大员工家属证章
1956年8月10日,一千多名师生登上“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大家所领到的车票上印着一行大字“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乘坐这列火车的职工、家属还有学生,老老少少,有的相识,有的不相识。虽然越走越荒凉,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兴奋的心情。当时准备入学的新生郑善维回忆说:“大家整班整班的上火车,心情激动,上了火车后,同学们有说有笑,随着列车飞奔,我们唱着那首‘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表达一颗颗火热的心想要早日参加祖国建设的渴望。”
“我们斗志昂扬,坐在火车上唱着歌,当时怀着响应党的号召和建设祖国的情怀到西安去的。”原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潘季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当时最年轻的教授,能源动力科学家陈学俊将上海的房产交公,举家西迁,因为“既然去西安扎根,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
在1955年至1957年两学年内,交通大学在上海的2812名学生、1472名教师职工及家属,还有教学器材设备将分批、无损失、安全地迁往西安。
“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上世纪50年代的西安,发展水平与繁华的上海判若云泥:学校处在田野之中,晴天路扬灰,雨天水和泥,夏无遮阳树,冬无御寒暖气。
杨延篪教授回想西迁岁月仍记忆犹新:“校园还是一片麦田,都是烂泥地,一下雨,路烂得一塌糊涂,走路都要摔跤。周围是荒郊,夜晚还能听到狼嚎。”
交大校园一角
此情此景,数以千计的交大人没有退缩。至1956年9月,包括815名教职工、3900余名学生在内的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古都西安,经紧锣密鼓建设而成的新校园也从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
“我们当时有一个口号,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彼时还是机械系学生的退休教授胡奈赛表示,尽管迁校任务繁重,学习生活条件艰苦,但全校师生从没有放松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研究与探索。
交大最初的校门
钟兆琳教授年过花甲,孤身一人天天吃集体食堂,却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并迎难而上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机制造实验室。西迁的力学专家朱城,为创办工程力学专业,除了吃饭睡觉,全身心投入到新专业的兴办和发展上,著成堪与国际大师铁木辛柯相媲美的中国版《材料力学》。院士谢友柏,刚来时没有科研基础,没有实验室,他就带领几位年轻教师,从绘制设计图到把实验室建成,他常常几天都不睡觉,困了就把木板铺在实验室地上躺一躺,最终把实验室建成国内外轴承系统动力学领域知名的研究所。
西迁师生员工在艰苦岁月的磨砺中创造了崭新的业绩,没有因为迁校而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实验,这被视为奇迹。
经过60余年的发展,西安交大这棵大树在西北这块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愈发繁茂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3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西迁以来培养了29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打造了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近年来,西安交大更是把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以交大智慧引擎“中国梦”。
2015年西安交大秉承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4所大学从此紧密相拥。
西安交大西部创新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
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循着西迁老教授的足迹,西安交大数学学院“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入选者薛江激情澎湃:“61年前,交大师生响应国家的号召,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铸造了西迁精神,书写了交大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师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相结合,身体力行,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港和‘双一流’建设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西安交大人文学院硕士生李吉悦信说:“西迁精神已内化为西安交大人的文化基因,作为青年学子,更应当弘扬传统,艰苦奋斗,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交大人的使命与担当,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交大的辉煌与腾飞贡献自己的所学,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附原文链接:http://news.youth.cn/gn/201802/t20180210_11403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