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西安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淬炼西迁精神新传人的特色,努力打造西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一、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擦亮“红”的底色
西安交大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培养家国情怀深厚、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不断擦亮学生“红”的底色。
用好党建育人“指挥棒”。西安交大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党建贯穿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师生联动,坚持开展校院两级党委委员进支部活动,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理论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指导;加强学业融合,将党支部组织生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成立“筑梦社”微宣讲团临时党支部,深入校内外各单位累计开展宣讲300余次;推动示范引领,坚持朋辈领学、党支部互学、党员自学“三位一体”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连年获评校学生党支部最高荣誉“十佳党支部”,硕1114研究生团支部获评陕西省最具引领力TOP10“活力团支部”,获评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等。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学生微宣讲团党支部等讲授专题党课
培养铸魂育人“新生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培养方案,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招生方向,开设“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习近平重要文献选读”等专业核心课程;指导青年学生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展开学习和研究,构建学习、研究、宣讲、实践“四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通过担任助教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担任兼职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思政课、学好思政课、上好思政课。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主题教学活动
二、以学理培根厚植“马”的本色
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平台优势,创新方式、深化改革,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持续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导师队伍显著加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学马用马”的本色日益凸显。
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持续提升。2018年开始,西安交大承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任务,并在全国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目前已累积招收本科生178人,在校硕士生304人,博士生252人,招生规模比2018年增加了约109%。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无论是在校生数量还是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招生宣传方式,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国学术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读书节、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日益完善。西安交通大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逐步构建起以“三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坚持课程学习一体化,每年选拔学术潜质优秀的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超过80%;坚持学术研究一体化,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参加导师团队的科研工作;坚持社会实践一体化,每年选派本硕博学生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延安梁家河、铜川照金等实践教学基地研学。5年来,学生累积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等各类重要表彰、奖励超过150余项,其中本科生李凤洁获得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全国本科生仅10名)。
李凤洁 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获得者
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显著增强。探索建立了“名师+金课+原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教育学生树立专业自信、筑牢文本基础、增进理论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的引领作用,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读》《<资本论>导读》等必修课程,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此外,还通过成立“马列读书社”,定期举办经典读书节等活动,实现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
“马列读书社”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
三、以哲理启智提升“学”的亮色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从规范过程管理、创新学术活动和搭建学术平台入手,着力培养高水平、研究型的复合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以过程管理为基础锤炼学术基本功。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规范管理,西安交大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若干意见》《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实施办法》等文件,修订完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细则》,严格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审核、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预答辩后论文修改、正式答辩、正式答辩后论文修改”七个环节,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获陕西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篇,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
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提升学术核心力。五年来,西安交大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论坛”“第十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2023年工程哲学论坛”等30多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在与名师大家的交流中开拓了学术视野。持续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交叉学科论坛”83期、“北斗论坛”43期、“青马问道”57期,出台了《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累积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金额超过了20万元,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学术能力不断提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
以优势学科为平台推动建设学术共同体。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通过建立学术共同体,不断激发学生的科研内生动力。本科阶段每位学生配备一位学业导师,注重一对一的学术启蒙,研究生阶段注重系所导师团队合力育人,形成了多方互动、全员发力的学术育人共同体。学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累计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全国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师生团队
四、以知行合一淬炼西迁精神新传人的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以“青马铸魂”“青马问道”“青马践行”“青马暖心”四大品牌项目为抓手,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实现学生服务、管理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以培养西迁精神新传人为目标的特色育人品牌。
心怀国之大者,研究好西迁精神。将西迁精神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并开设“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等西迁精神专题课程,讲好西迁故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西迁精神微宣讲、编排大先生话剧《彭康》篇、带领学生投入西迁精神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增强青年学子对西迁精神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建强学生微宣讲团,“马列读书社”“西迁精神读书会”等理论类社团,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五年来,师生累积公开发表有关西迁精神研究的学术论文60余篇。
“大先生”系列话剧--彭康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注重知行合一,弘扬好西迁精神。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西迁精神为指引,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切实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持续推进围绕西迁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常态化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评陕西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实践团队”。探索形成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博士研学团”和“西藏拉阿高中宣讲志愿服务团”两个品牌活动,相关事迹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李晓利、马勇先后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硕士生侯振国荣登2023年三季度“陕西好人榜”。
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宣讲、楷模采访、政府见习、乡村调研等实践活动
引导建功立业,践行好西迁精神。五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拓实习岗位,为学生实习实践、提升能力提供锻炼平台。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与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党校、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均提供110人次的实习岗位。同时,积极推荐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前往西安交大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开展见习锻炼,参与学校发展建设。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坚持扎根西部、奋斗基层、建设边疆。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共计毕业350人,65%以上留在西部就业,其中92名学生到高校担任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42名学生考取陕西、江苏、四川等17个省市自治区选调生。
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育人优势,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积极打造科教融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高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